浙江鼎力(603338):臂式产品放量推动增长 出海市场空间广阔

刘智 2024-05-14 20:30:37
机构研报 2024-05-14 20:30:37 阅读

  投资要点:

      浙江鼎力(603338)披露2023 年年报。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12亿元,同比增长15.92%;归母净利润18.67 亿元,同比增长48.51%。

      同时披露2024 年一季报。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52亿元,同比增长11.53%;归母净利润3.02 亿元,同比下降5.40%。

      臂式产品放量带动业绩增长,持续扩产保障未来增长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12 亿元,同比增长15.92%;归母净利润18.67 亿元,同比增长48.51%;扣非净利润18.08 亿元,同比增长46.60%。

      分业务看:

      1) 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实现营业收入24.46 亿,同比增长68.24%,占营业收入比例38.75。臂式高空作业平台销量5492 台,同比增长56.42%,平均单价44.54 万元/台;

      2) 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实现营业收入30.1 亿,同比下滑8.64%,占营业收入比例47.69%。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销量42823 台,同比下滑7.43%,平均单价7.03 万元/台;

      3) 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营业收入5.04 亿,同比增长5.17%,占营业收入比例7.99%。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销量7533 台,同比增长0.75%,平均单价为6.69 万元/台。

      分地区看,公司国内收入21.2 亿,同比增长15.22%,占营业收入比例33.59%;国外收入38.4 亿,同比增长13.35%,占营业收入比例60.84%。

      公司臂式产品产能逐步投放,带动公司臂式产品交付放量增长。2023 年,公司加大臂式产品销售力度,2023 年臂式产品销量5492 台,增长56.42%。

      海外市场臂式产品推广顺利,增速较快,海外臂式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1.28%。

      公司“年产4000 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投产后将进一步释放产能,同时,公司公告拟以自筹资金17 亿元投资新建年产20,000 台新能源高空作业平台项目,建设周期3 年,达产后产值约25亿元。公司大幅扩产,保障了未来公司发展的产能需求。

      规模效应叠加产品结构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明显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38.49%、同比上升7.4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9.58%,同比上升6.49 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28.64%,同比上升5.99 个百分点。

      毛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加大成本管控力度,通过精益化管理、  工艺升级等方式持续提高生产效率,积极发挥智能制造规模化优势;2、产品结构优化,电动化及附加值高的差异化产品比例提升;3、原材料成本下降等因素。

      分业务:臂式产品毛利率30.52%,同比上升9.88 个百分点;剪叉式产品毛利率40.28%,同比上升7.65 个百分点;桅柱式产品毛利率43.46%,同比上升9.49 个百分点。

      2024Q1 经营质量稳步上行,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归母净利润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52 亿元,同比增长11.53%;归母净利润3.02 亿元,同比下降5.40%;扣非净利润3.77 亿元,同比增长22.37%。

      公司2024Q1 毛利率、扣非净利率分别为41.11%、25.98%,对比2023年报分别提升2.62 个百分点、-2.66 个百分点。公司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是所持交易性金融资产宏信建发股份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公司2024 年一季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02 亿。

      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臂式放量加海外拓展推动持续增长公司从事各类智能高空作业平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涵盖臂式、剪叉式和桅柱式三大系列共 200 多款规格。臂式系列包含直臂式和曲臂式两类,全系列包含电动、混动、柴动三种动力源,工作高度覆盖 16-44 米,适配多种应用场景,最大工作高度达 44 米,最大荷载454kg;剪叉式系列最大工作高度达 32 米,最大荷载 1000kg。公司是全球唯一实现批量化生产无油全电环保型剪叉系列的制造商,最大工作高度覆盖 5-16m,最大荷载覆盖 230-450kg,无液压系统,低能耗、更安全环保。

      高空作业平台作为载人登高作业工具,能够有效保障高空作业安全、削减高空坠落事故,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近年来,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趋势,租赁公司对电动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起步较晚,正处于成长期,人均保有量较小,产品结构尚不完善,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占比约 25%,远低于成熟市场,且行业渗透率较低。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2023 年高空作业平台行业销量20.65 万台,同比增长5.29%,其中臂式产品增长约50%。根据《IPAF Rental MarketReport 2023》,2022 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实现收入约 124.53亿元,同比增长 13%;保有量为 44.84 万台,同比增长 36%。根据宏信建设招股说明书,预计到2026 年全国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将增长到107.4万台,CAGR 达到22%。如果未来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增速和美国保持一致,并且两国的人口变化情况相同,那么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的人均保有量将在2033 年达到并超过美国水平,市场保有量将达到322.7 万台。

      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高空作业平台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对标国外高空作业平台巨头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高空作业平台出海竞争力较强,臂式产品放量后海外市场拓展空间巨大拥。有公完司善的国内外营销网络及丰富的市场拓展经验,灵活推动国内外市场共同发展,积极推进全球化战 略。

      国际市场方面,公司产品已远销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有序  布局,先后通过股权合作、适时建立分/子公司并组建本土团队等形式,多点开花进一步拓宽海外销售渠道。公司2023 年国外收入占比超过60%,国外仍是公司产品重点拓展的市场。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是我国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产品竞争力强,出口优势较大,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带动公司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我们看好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的成长空间及公司臂式、电动产品海外拓展空间。我们预测公司2024 年-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09 亿、87.53 亿、103.16 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7 亿、25.88 亿、31.37 亿,对应的PE 分别为17.29X、14.28X、11.78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海外需求、市场拓展不及预期;2:国内需求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4:原材料价格上涨波动;5:海外贸易关税等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