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动态跟踪点评:需求虽弱 错峰提价 看好水泥板块相对收益

孙伟风/陈奇凡 2024-07-11 18:00:25
机构研报 2024-07-11 18:00:25 阅读

  24H1 水泥企业盈利水平已回落至低位。2024 年上半年,受地产低迷、基建资金到位偏慢等影响,水泥需求大幅萎缩(24 年前5 月水泥产量同比-10%),24H1全国水泥均价同比-16%。预计上半年水泥行业利润35 亿元左右,同比-76%左右。多家公司已发布24H1 业绩预告,普遍出现盈利同比大幅下滑或亏损,其中天山股份、冀东水泥、福建水泥分别预计24H1 归母净利润亏损29~35 亿元、亏损7.4 ~8.7 亿元、亏损1.05 亿元。

      需求淡季,行业自律限产助力水泥挺价。7 月属淡季,龙头企业加大行业自律以及错峰限产力度。长三角地区水泥龙头计划7 月、8 月分别停产10 天,减产30%左右;海螺水泥作为区域龙头,也将加入本轮停窑错峰。7 月5 日,长三角沿江熟料价格上调50 元/吨。随着龙头企业充分意识到总需求大周期级别下行,短期盈利目标的权重在企业战略层面的重要性越发提高,如海螺水泥在“提质增效重回报”的公告中,明确提出“盈利是目的,份额是基础”的总体思路。我们判断,尽管需求将持续下行,但在主要企业达成共识的背景下,水泥价格或有支撑。

      仍需观察旺季错峰落实情况。长三角地区熟料水泥曾在4 月、5 月旺季尝试涨价,但由于企业错峰生产执行不佳等原因,4 月计划上调30 元/吨,实际落实15 元/吨;5 月计划上调50 元/吨,实际落实20 元/吨;6 月下旬,长三角水泥价格基本回落至涨价前水平。当然,本轮错峰限产在行业层面得到了更强的统一,但审慎起见仍需观察后期执行情况。

      投资建议:基建地产总需求下行背景下,水泥或具备相对优势。2023 年地产新开工面积较2019 年最高点下滑58%,基建投资则仍处在历史高位;2023 年水泥产量较2020 年的高点下滑12%。基建地产总需求的下行,是地产链各类赛道面临的共性问题。相较而言,水泥行业尝试通过减产来改善供需关系进而支撑价格,若涨价能够落地,则有望通过改善单吨盈利来对冲需求下滑,水泥龙头企业有望成为建筑建材行业中少有的盈利趋于稳定的品种,“量减价增”或将使其具备相对配置优势。建议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天山股份。

      风险分析:基建投资不及预期、房地产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原燃料价格上涨。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