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下半年量化基金展望:BETA端影响加大 小盘量化性价比降低
本报告导读:
2024 年3 至6 月,量化基金整体超额收益有所回升,其斜率较前期也变化不大。但随着小盘股在反弹后多次发生快速回调,小盘量化基金整体收益表现不佳。未来我们认为大市值占优的现象可能仍将持续,小盘量化alpha 收益或无法弥补beta 端亏损,因此建议关注以沪深300为代表的指数增强产品。
摘要:
业绩回落,公 募业绩阶段性强于私募。
1)规模萎缩,私募新发产品骤减。公募方面,截止2024 年Q1 新发产品21 只,整体规模下滑318 亿元,份额减少173 亿份,其中仅沪深300 指数增强份额和规模正增长。私募方面,截止2024 年6 月28日新发产品443 只,按照半年度口径新成立数量大幅减少。
2)业绩回落,不过危机后超额斜率并未明显改变。2024 年公募、私募产品绝对业绩均表现不佳,但仍获取一定超额,尤其是在危机后量化产品超额收益的斜率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3)结构分化,公募业绩阶段性强于私募。整体看,2024 年上半年公募量化整体业绩强于私募。分阶段看,春节前公募产品收益回撤小于私募,其中持仓市值结构分化,资金流入宽基、成分股跌幅小是该阶段私募业绩不及公募的重要原因。
风格切换,小微盘风格强势不再。
1)风格切换,小微盘超额稳定性下降。2024 年上半年市场风格从小微盘占优切换至大盘占优。小微盘指数在2024 年发生3 次大幅回撤,其相对A 股的超额稳定性下降。
2)监管趋严,小微盘投资价值受挫。“新国九条”发布后小微盘加速优胜劣汰,投资价值受挫。程序化交易监管、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等文件出台,短期对量化交易以及小微盘股的交投情绪有一定压制。
敞口收缩,上半年大盘、港股、红利价值凸显。
1)小微盘敞口收缩,公募量化降低非成分股持仓。半年度、年度持仓数据显示公募量化于2023 年底已经开始降低对小微盘股的持仓,尤其是指数增强产品主动调整持仓暴露,对成分股的持仓大幅回升。
2)绩优基金业绩反转,基金“Alpha”降低。2021 年-2023 年业绩领先的多数在小市值风格暴露高,而这些产品在2024 年风格暴露难以及时调整,在2024 年业绩普遍不佳。
3)2024 年业绩领先的产品多数配置大盘、配置港股、配置红利,市值风格主动调整的中证500 指数增强和中证1000 指数增强相对抗跌。
同“赛道”下量化基金仍具竞争优势,但需关注小盘beta 风险。
1)相较于持仓沪深300 成分股较多的主动偏股基金,沪深300 指增仍具有一定的超额收益。
2)目前强监管对量化资管产品影响不大,但小盘量化基金虽超额收益更高,但在小盘风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小盘量化性价比有所降低。
3)中性策略因基差成本上升性价比降低,可以提前关注量化CTA 策略。
风险提示:本报告结论完全基于公开的历史数据进行计算,对基金产品和基金管理人的研究分析结论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能保证未来的可持续性,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本报告不涉及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不涉及对基金产品的推荐,亦不涉及对任何指数样本股的推荐。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