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事件点评:暂停转融券、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 提振市场信心
核心要点:
暂停转融券业务,调高融券保证金比例,提振市场信心7 月10 日,证监会依法批准暂停转融券业务,自2024 年7 月11 日起实施。
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但需要在9 月30 日之前了结。同时,证监会进一步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自2024 年7 月22 日起实施。
证监会自2023 年8 月以来就不断加强融券和转融券业务监管,包括限制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2023 年10 月融券保证金比例由50%提高至80%),降低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证券划转效率(转融券由“T+0”变为“T+1”),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等;同步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持续加大对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
从规模来看,截至2024 年7 月10 日,市场融券余额约318 亿元,较去年8 月末的941 亿元下降约66%,融券余额占两融余额比重从6%降至2%。
此外,转融券余额从去年8 月末的1439 亿元下降至目前约300 亿元,证监会表示当前规模对市场影响明显减弱,因此为暂停转融券业务创造了条件。
我们认为,暂停转融券业务主要体现出监管层对投资者关切问题的及时回应,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制度的公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调高融券保证金比例是监管层加强逆周期调节的手段之一,并且券源减少及保证金比例调高也将提高借券做空成本,进而对量化策略的收益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是股票多空策略)。不过,融资业务仍然受到监管层支持,去年8 月融资保证金比例从100%降至80%,以提高市场活跃度。另一方面,由于融券及转融券规模较小,因此短期内对市场的直接影响不明显,同时对券商业绩影响也比较有限。
长期来看,证监会提到融资融券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之一,对平抑非理性波动,促进多空平衡与价格发现,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具有积极作用,而转融通制度是两融业务的资金和证券来源,我们认为在当前时点对制度进行优化有助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议
近期两市交易量持续下降,板块估值下行至历史低位,证监会加快落实新“国九条”相关配套政策,暂停转融券并加强融券逆周期调节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同时有助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长期来看,证券行业向头部集中、中小券商差异化经营的趋势不改,行业格局加快重塑。当前券商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具备较高安全边际,建议关注综合实力强的头部券商,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导致权益市场波动加剧;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监管趋严导致相关业务收入短期下滑;行业竞争加剧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