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投资研究”系列五:印度制造的“繁荣”与“挑战”
本报告导读:
2014 年莫迪政府上台提出“印度制造”倡议,以解决就业难、收入低和国家贸易赤字等问题。疫后高度全球化分工的产业体系暴露其脆弱性,全球产业链布局多元化的诉求令“印度制造”再次走进国际社会视野。
摘要:
印度人口优势 明显,制造业发展能释放人口红利。印度人口数量多且年龄结构健康,年龄中位数仅为28.4 岁。人口竞争优势包括其较低的工资水平和充裕的劳动力,具有巨大的人口转移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潜力。"印度制造"倡议提出背景一:目前就业情况和结构不佳,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第二产业占比较低,大量人口被迫从事第一产业农业。就业岗位不足,经济结构与人口红利无法有效匹配,导致印度失业率较高、工资水平较低。背景二:由于印度制造业弱,矿产开采能力不足,矿产品、能源、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等需求须通过进口的方式来满足。随着印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等产品进口需求将持续扩大,长期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压力。
莫迪政府的推动下,近年印度制造和配套基建持续提升。莫迪政府在2014 年上台后,提出"印度制造"倡议,并在执政期间陆续提出"分阶段制造业计划"、"国家基础设施规划"、"自立印度"综合经济方案和"生产关联激励计划"等相关配套计划。近些年,印度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年在印度新注册企业数量和政府效率持续提高。2020 年全球疫情爆发和地缘政治升温,国际社会加大关注供应链韧性,外商投资印度的额度提升,加速推进"印度制造"发展进度。
往前看,印度制造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阻碍。印度有超过1600 种语言和方言。这使跨区制造企业间的员工沟通成本增加,提升员工技能的统一培训变得更困难。此外,等级观念和宗教信仰差异影响制造业企业的员工团队协作,企业难以形成扁平高效的组织结构。曾经的种姓制度对现今社会的影响仍存在,员工之间有可能发生偏见和矛盾,招聘和晋升等方面难以做到完全公平公正。收入和利益分配不均加剧企业内部的矛盾和不稳定性,不利企业凝聚力和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另外,联邦制在跨邦统筹制造业相关项目实施成本更高,甚至无法落地项目,导致产业园区规划缓慢和碎片化。
资本市场方面,企业盈利上升是近期印度股市上涨的主要推动。印度股市在全球主要国家股市中总市值排名第五,市值占比最大的5 个行业分别是银行、材料、软件与服务、资本品和能源。软件外包业务和仿制药行业是印度的特色行业。2021 年至今,印度、欧美国家经济从疫情中复苏,在海外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印度股市盈利端上涨,拉动股指上升。SENSEX 指数2020 年至今累计涨幅超过75%(年复合增速超过15%);以美元计价,SENSEX 指数上涨51.8%,与美股宽基指数走势相近。行业投资方向主要在制造业、基建投资、消费和资源品相关行业。
风险提升:1)印度经济数据统计口径或有误差;2)印度政府收紧投资政策;3)印度产业发展不及预期;4)印度能源限制。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