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前瞻系列之三: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全面深化改革
本报告导读:
预计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文件将体现“目标导向定方向、问题导向定方案”。所谓“目标导向”即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目标来展开;所谓“问题导向”即需要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即老龄化导致的全社会资本风险偏好下降与需要高风险资本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土地财政下滑后现行央地财权事权不匹配加剧的矛盾、地方“锦标赛”经济发展模式与需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之间的矛盾。
综合来看,预计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将会是改革重点。
摘要:
“中国式现代 化”是深化改革要实现的最大目标,从二十大报告对这一目标的具体表述来看,三中全会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定方向:
1)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财税改革调节收入分配。逐步提高所得税、财产税和资源税为主的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如增值税)的比重。
2)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型举国体制与要素市场化改革。新型举国体制是政府引导下实现科技产业突围的关键手段,而进一步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关键。
3)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社会文化事业改革。科技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低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就业存在压力的背景下,发展文化事业、提高服务业比重也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必由之路。
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继续推进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2023 年12 月颁布建设美丽中国文件,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促进贸易、资本和人员的双向流通;二是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和全球治理;三是促进制度型开放,也有利于促进国内制度改革与创新。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要求分析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全面深化改革定方案:
1)问题一:老龄化背景下全社会资本风偏下降与高风险资本发展科创之间的矛盾。改革方案包括:第一,培育耐心资本;第二,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扩大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高校教育基金等多种形式的针对科技企业的投资;第三,发展拥有国家信用背书的债权转股权,例如探索专项债补充国资平台资本金,投资科创企业。
2)问题二:土地财政下滑后央地财权事权不匹配加剧的矛盾。改革方案包括:第一,优化央地财权事权的划分,上收事权下放财权;第二,完善转移支付的直达机制;第三,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3)问题三:地方“锦标赛”竞争与畅通国内大循环之间的矛盾。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是解决地方“锦标赛”竞争与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矛盾的根本举措。改革方案包括:第一,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防止企业内卷式竞争;第二,清理“税收洼地”,维护区域间投资环境的稳定与公平;第三,促进劳动力、土地、能源、数据要素自由流动。
风险提示:依据过去的情况推断未来存在不系统、不全面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