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金融行业:转融通全面暂停及程序化监管趋严 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刘文强 2024-07-12 19:30:30
机构研报 2024-07-12 19:30:30 阅读

  2024 年7 月10 日,证监会依法批准暂停转融券业务 进一步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为切实回应投资者关切,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经充分评估当前市场情况,证监会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 年7月11 日起实施。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但不得晚于9 月30 日了结。同时,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自2024 年7 月22 日起实施。

      短期市场影响偏积极,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市场数据显示,市场融券、转融券余额较年初分别同比-54.74%、-71.46%;2024 年2 月7 日以来,融券卖出金额多处于20 亿元以下,截止7 月10 日,融券卖出金额为15.52 亿元,占沪深股市成交金额的0.24%。从市场影响看,对市场的影响明显减弱,为暂停转融券业务创造了条件。此次调整对存量业务分别明确了依法展期和新老划断安排,这有助于防范业务风险,维护市场稳健有序运行。

      量化端影响预计在股票的多空策略产品,或转向股指期货工具。暂停转融通后,标的券源预计只剩下券商自有券源(如科创板跟投)及场外券源,供需失衡或将导致融券成本提升;同时提升保证金,导致资金利用效率降低,预计将导致多空策略组合的收益率下降而影响超额收益,未来的可能转向股票中性策略。此外,部分资金可能转向股指期货工具的使用,以实现相关对冲目的。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出台程序化交易监管规定,加强对高频量化交易监管。2024 年7 月10 日,监管层同市场沟通程序化交易监管思路。监管层表示今年以来,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总体稳中有降,交易行为出现一些积极变化。截至6 月末,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1600 余个,年内下降超过20%,触及异常交易监控标准的行为在过去3 个月下降近6 成。监管表示将继续指导证券交易所尽快公布和实施程序化异常交易监控标准,划定程序化交易监控“红线”,进一步推动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降频降速。监管将明确高频量化交易差异化收费安排。根据申报数量、撤单率等指标,研究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等标准,以“增本”促“降速”。此外,监管强调将持续强化交易行为监测监管,对利用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量化交易从事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依法从严打击、严肃查处。

      投资建议:从配置窗口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探到4.28%附近,美元指数波动回升到105 附近,中美利差压力有所收窄。尤其是鲍威尔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表述,提振了市场关于降息的预期。

      本轮市场低位回升,券商相对滞涨,同时近期由于ST 板块下跌、小盘股下跌,市场担心对券商板块可能会导致的诉讼风险、股票质押风险的有所提升,近段时间有所补跌,本周持续在1 倍PB 下方徘徊。我们还是强调,监管已经充分回应市场关切,引导市场对于未来退市节奏的预期,总体还是会保持相对平稳,无需过渡悲观。同时,转融通暂停及量化交易持续强监管,有望提振市场信心。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仍相对低估,亦是市场维持稳定及进一步突破的重要抓手,房地产新政有望提振市场信心,修复具备想象空间,券商估值有望回到1 倍PB 上方。交易节奏层面而言,我们认为,具备并购重组预期对板块的潜在影响可能胜率高些,重点关注以西部证券、首创证券、浙商证券、国联证券、中国银河等为代表个股;同时从赔率角度,建议关注金融IT 板块,建议重点关注财富趋势、同花顺等;互金平台建议关注东方财富、指南针等。

      风险提示:中美摩擦加剧风险;中美利差持续倒挂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房地产持续下行风险;股市系统性下跌风险;监管趋严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