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贸易数据分析:外需偏强及内需偏弱推动顺差扩大 有利于汇率稳定和利率下行
事件
中国6 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8.6%,前值增7.6%;进口下降2.3%,前值增1.8%;贸易顺差990.5 亿美元,前值826.2 亿美元。
评论
6 月出口同比从5 月的7.6%升至8.6%,短期外需仍体现一定韧性,出口增速继续有所回升。就二季度整体来看,出口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1.4%升至5.9%,二季度我国出口延续温和复苏,并对国内工业生产形成一定支撑。分国家和地区来看,6 月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速回升幅度更大,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速有所回落;分商品来看,6 月初级产品出口同比增速有所放缓,机电产品出口增速维持高位,汽车出口增速继续回落。
6 月进口同比从5 月的1.8%降至-2.3%,当前内需恢复相对偏慢,进口增速继续下行。就二季度整体来看,进口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1.5%升至2.5%,低基数背景下进口增速小幅回升,不过由于房地产市场恢复偏慢,基建需求释放相对不足,二季度进口增速总体处于相对低位。分国家和地区来看,6 月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进口放缓同步,从我国台湾地区进口降幅较大;分贸易方式来看,6 月一般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进口同步回落,加工贸易进口降幅更大;分商品来看,6 月我国进口的八种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金额同比从5 月的-1.2%升至1.2%,进口集成电路同比从17.3%降至-0.1%,进口其他商品同比从0.2%降至-4.8%。
6 月货物贸易顺差990.5 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95.6 亿美元,二季度货物贸易顺差达2539 亿美元,高于去年二季度的2198 亿美元,由于出口复苏持续好于进口,我国货物贸易顺差持续处于高位,这也是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支撑力量。
考虑到短期美国经济回落幅度或仍相对温和,我们认为三季度我国出口或仍将保持一定增长;由于房地产恢复偏慢而基建力度有限,进口需求仍然相对不足,尤其是当前工业品库存相对偏高,我们预计工业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三季度我国进口增速或有所回落;在外需偏强而内需偏弱情况下,三季度出口和进口的背离可能更加明显,贸易顺差可能进一步扩大。我们认为贸易顺差的进一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稳定汇率,叠加近期美国通胀回落加强美国降息预期,美元走弱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由于国内利率下行的核心约束是央行对于稳汇率的诉求,如果汇率压力有所缓解,那么利率下行的阻力也会减少,而债券利率可能延续下行趋势。
具体而言:
1. 分贸易方式与国别/地区:
贸易方式视角下:6 月中国一般贸易进口同比录得-8.8%,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录得9.3%,加工贸易进口录得-3%,加工贸易出口录得1.4%,本月出口表现强于进口,一般贸易出口表现强于加工贸易出口,我们认为一定程度反映出中国出口外贸表现强于全球外贸热度的特征,或与市场担忧未来中美、中欧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进行提前外贸的倾向有关。贸易伙伴视角下:单月来看6 月对美、欧盟占比小幅回升,对东盟占比小幅回落。但趋势上看我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仍呈扩大趋势;进口层面,6 月我国从澳大利亚、东盟、俄罗斯等多个重点资源国进口均同比为负,自澳大利亚、俄罗斯进口同比降幅扩大,整体上仍反映出地产、基建偏弱背景下国内对于大宗商品需求的回落。
2. 分商品进口1:大宗商品进口金额增速分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回落
具体来看,能源方面,2024 年6 月原油进口4645 万吨、同比下跌10.8%,但由于原油进口价格上涨、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升至0.2%。其他原材料方面,铁矿砂进口9761 万吨,同比增速从6.1%下滑至2.2%;铜矿砂进口231 万吨,同比增加8.7%;铜材进口量同比增速降至-3.0%。若后续国内钢铁、铜材等库存升高,则相关产品进口可能进一步走弱。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方面,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较前月回落9.3ppt 和7.1ppt 至-0.2%和5.5%。综合来看,6 月大宗商品进口金额增速分化,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下滑并带动整体进口增速下降。
3. 分商品出口2:不同商品出口增速表现分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持平前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略有下滑
具体来看,机电产品中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金额同比上涨12.6%、较前月增速下滑4ppt,同时集成电路和手机等出口增速也有回落,但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通用设备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上升,综合影响下机电产品整体出口金额同比增速持平前月。不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耐用品中,玩具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上升但家具、灯具、家电等同比增速回落;服装、纺织品等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回落但鞋靴出口金额同比跌幅收窄。结合欧美自身需求来看,汽车以及耐用品中多数商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回落也与疫情期间高消费之后欧美耐用品需求下滑相一致,我们观察到近期欧美通胀回落一定程度上即是受到耐用品价格下降的拉动,这也从价格维度表明欧美消费者对耐用品需求减少。
因此,我们认为随着欧美需求可能进一步下滑,后续相关产品出口或也会受到拖累。
风险
外需回落超预期、国内政策变化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