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改革前瞻系列: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六大重点

章俊/张迪 2024-07-14 14:30:17
机构研报 2024-07-14 14:30:17 阅读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重大时代命题。5月山东座谈会上,有关基本经济制度的表述由“坚持和完善”改为“坚持和发展”,意味着我国将以更大的政治魄力推动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望被再次强调。

      新一轮国企深化改革的四大背景:第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强调国企作用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第二,政府主导产业政策来推动创新和经济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央国企将是新型举国体制下落实产业政策的主导力量。第三,新旧动能切换阶段,国有企业适度超前投资有助干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第四,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央国企是未来中央加杠杆实施“两重”建设的重要载体。

      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我们认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心已经从体制机制改革转移到功能性改革,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践行重要使命。一是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大多元化研发投入,当好“耐心资本”。大力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研发平台建设。二是加强产业引领作用。强调央国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当好现代产业链链长,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三是强化重点领域保障。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强化国有经济在能源、资源、粮食等基础性保障领域的战略纵深。

      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响应国家号召,依托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引导国企通过新设子公司等增量投资方式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五是深化参与全球分工。增强主动运用、积极引领塑造国际规则的能力。打造中国品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六是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加大市场化整合重组力度。提升活力和效率,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运营机制。围绕完善监管服务深化改革,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

      投资启示:国有上市公司具有较强投资价值。其一,新一轮并购重组将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目标逐步开展。其二,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要求有望进一步加强。其三,国企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引领作用,收入和利润的确定性更强。

      风险提示:国企改革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理解不全面的风险,政策落实不及预期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