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专题:ESG动态迭代、超额挖掘与瑕疵识别
从关键词聚类和时间演变的角度来看,ESG 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期(2007-2014 年),发展期(2015-2018 年),和繁荣期(2019 年至今)。
各阶段研究重点不同,反映了ESG 研究主题的演变和分布。
自2020 年以来,明晟评级体系进行了多次更新。包括对ESG 关键议题结构的修订和添加、行业基准值的定期更新、评分方法的调整及年度地图更新。
这些更新覆盖了多个行业,旨在更好地反映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
2021 年,GRI 发布了GRI 2 和GRI 3 的修改内容。新增了政策承诺和法规遵循的要求,修订了对员工、非员工、治理机构、薪酬政策和利益相关者参与等领域的详细描述,并删除了与外部倡议、主要影响、机会等相关的披露内容。
国内ESG 评级体系部分包含了海外ESG 评级体系的更新议题。如社区关系和纳税透明度(如商道融绿)。此外,国内通过绿色金融议题(如润灵环球)对应明晟中的环境融资议题。国内评级对消费者金融保护的关注有待提高。
相比于明晟,《能源企业ESG 评价指南》更加注重项目的细分和权重的均衡。
其环境(E)、社会(S)和治理(G)三个维度的权重分别为50%、20%和30%。
在具体评价项目上,《能源企业ESG 评价指南》对碳排放量和生物多样性的权重分配较弱,更关注资源消耗项目,并额外强调环境制度建设和环境事件管理。治理维度则更加详细,涵盖治理框架、董事会结构、董事会独立性和治理透明度等多个项目。
与明晟工业ESG 评分体系相比,《中国汽车行业ESG 评价指南》在治理结构和透明度方面较为重视。同时在社会维度更关注产品安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环境维度则侧重资源使用。《ESG 评价指南》对治理维度特别关注ESG治理,而清洁技术的应用关注较少。
ESG 因子可以作为独立的投资因子,与股价走向存在关联性,从而有潜力带来超额回报。一些量化策略的研究已经证明ESG 本身可以带来超额收益。随着ESG 数据的普及和质量提升,越来越多的量化投资者开始将ESG 因素整合到量化模型和投资决策中。ESG 因素及ESG 得分可以用作投资组合构建中的权重,以获得超额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同时降低下行风险。
在“国九条”和财务造假严格监管措施之后,治理(G)指标的低评分可以有效提示公司潜在的财务瑕疵风险。这一新增变量在国内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更好地评估企业的合规性和长期可持续性。
风险提示:ESG 评级结果的不一致性,企业地方特色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