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定期报告:LPR改革后短端的锚定利率是否会同步切换

徐亮/黄紫仪 2024-07-15 10:30:35
机构研报 2024-07-15 10:30:35 阅读

投资要点:

    本周央行继续保持每日20亿元地量逆回购操作,零投放下资金面整体稳中偏松。DR007围绕1.80%的政策利率窄幅波动,目前向上偏离政策利率不到1bp;R007进一步从1.87%下行至1.83%,R007与DR007利差从5bp收窄至3bp,流动性分层现象几乎不存在。央行周一提出临时隔夜逆回购后迟迟未操作,DR001向1.60%的利率下限试探,从1.75%下行至1.64%后上行至1.68%。税期将至,下周资金价格或边际抬升,但预计在央行逆回购支持下波动不大。

    7月12日金融时报发文指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或迎改进”,对应前期潘行长在陆家嘴论坛的会议中指出的“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自2019年8月LPR报价机制由参考贷款基准利率报价变为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MLF)加点报价后,LPR=MLF+银行加点的报价方式延续至今,随着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不断完善,短期操作利率将作为主要政策利率,MLF的作用逐渐被淡化后LPR的报价方式也应该相应改进,后续或改为按照7天逆回购利率加点的方式。与LPR类似,1Y MLF也是1Y存单利率定价的锚,当前1Y存单在1.95%左右,与1Y MLF利差在-55bp左右, 当MLF利率的影响被淡化后,后续1Y存单利率定价的锚是否也会逐步转换成7天逆回购利率值得关注。

    考虑到7月8日央行推出了临时隔夜OMO工具,且该工具的操作利率具有非对称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央行并不希望资金利率过低。在美联储6月CPI数据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升温,我国汇率压力减轻后降息空间也将被打开,但需要注意到美联储最近的降息窗口在9月且降息不一定落地,并且目前来看我国央行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在利率传导机制的疏通和锚定利率的切换上,总体来看,在7天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短端利率的下行空间会受到一定制约。在信贷偏弱的情况下,7月资金出表预计将继续对债市形成支撑,但目前央行处于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过程中,央行隔夜OMO 操作和借券卖出操作都尚未实质性落地,后续需要持续关注政策层面的扰动,短期内建议多看少动。

    下周(7月15日至7月19日)需要关注的影响资金面因素如下:

    (1)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到期100亿元(前值为100亿元);

    (2)政府债:国债净缴款1680亿元(前值为1460亿元),地方债净缴款98亿元(前值为211亿元),合计净缴款1778亿元(前值为1670亿元);

    (3)同业存单到期5712亿元(前值为6384亿元),到期量略小于本周,到期续发压力小幅减轻。

    风险提示

    政府债供给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经济表现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