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定期报告:会后或有小幅反弹

林荣雄/邹卓青/彭京涛 2024-07-15 14:00:56
机构研报 2024-07-15 14:00:56 阅读

  报告摘要:

      本周上证指数涨0.72%,日均成交额6941 亿,环比上周成交活跃度有所提升。

      客观而言,6 月中旬以来上证综指处3000 点下方阶段,关键指数ETF 集中流入在此对于稳定市场和提振情绪产生积极作用。事实上,6 月沪深300ETF 合计流入341.5 亿元,7 月以来再度获得181.8 亿净流入,更值得注意的是6 月至今中证500ETF 和中证1000ETF 同步流入77 亿和61 亿。在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前后,类似1 月雪球和量化暴跌导致流动性危机的这类尾部风险较小,同时证监会7 月10 日宣布暂停转融券业务、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从短期来看政策在此期间的呵护意味较为明显。

      对于三中全会召开后的市场评估,我们认为需要结合会议内容观察。A 股市场近二十年有四次三中全会会议前市场均出现小幅下跌,会议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则涨跌规律不一。而稍微拉长来看,2003 年、2008 年和2013 年三次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随后阶段性见底并开启反弹,反弹的持续时间在5 个月到1 年不等,这对应三中全会在中长期对政策导向和经济预期的影响从目前的交流反馈来看:对于短期政策的评估倒不至于落空,或许要留待7 月底政治局会议再进行观察,会议后对应市场急跌向下的概率是小的,小幅反弹的概率是存在的。

      事实上,虽然当前我们对本次重要会议中长期利好心存期待,但当前A 股依然要经历当前基本面环比走弱以及财政央行某种意义上的“紧缩”考验(1、国税强调切实堵漏增收;2、央行开展借券卖空),市场底色依然是震荡市,结构为王。6 月当月新增社融额同比增长率为8.1%,较5 月份的8.4%有所降低;6 月对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率为8.8%,低于5 月9.3%,表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可能仍然不足,从目前已经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截至7 月13 日中午十二点全A(含科创板)约1482 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 年中报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整体披露率为27.81%。目前,根据已经披露的中报业绩预告,整体本次的预喜率相对较低,全A 预喜率仅为38.69%,预计中报盈利仍处于探底趋势。出海仍是当前最为集中的结构景气线索。6 月出口方面数据亮眼,同比增长率达到8.6%,是自2023 年4 月之后的最高纪录。当前基本面核心线索在于出海+具备涨价能力的细分方向。

      结构上,在强监管+价值派抱团下,我们反复强调:预计以高股息为代表大盘价值+以出海为代表的大盘成长定价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中小盘投资价值可能会更多收缩体现在基于AI 和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配置价值、并购重组的事件驱动价值与少量优质小盘成长股。客观而言,从抱团三大要素:超额收益-增量资金-逻辑未被验伪(终结条件:1、房地产软着陆终结日本化叙事;2、消费革命标志AI生产力大爆发),预计价值派主导定价的抱团很难在下半年瓦解。在此,若中旬重要会议上没有明显超预期,那么我们更进一步提出:价值派在高股息领域的定价不仅仅是抱团,而是有可能进一步走向泡沫化定价,公用事业最终将超越煤炭银行成为高股息胜负手。

      总结而言:面向2024 年,我们倾向于四种有效投资策略:科技股美股映射、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出海),消费平替与高股息策略。短期超配行业:产业全球竞争力(商用车、船舶、家电、轮胎、光模块、工程机械)、高股息(公用事业(电力)、能源(石化)和高分红消费)、科技股美股映射(光模块+消费电子+芯片设计)、少量资源股(黄金)。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 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