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冲量”特征弱化

周喜/李济安/王哲语 2024-07-15 20:00:18
机构研报 2024-07-15 20:00:18 阅读

  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

      6 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再度下降,其中,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同比少增超过1 万亿元,是最主要的拖累,一方面源于实体融资需求仍偏低,另一方面与“淡化信贷供给规模”的政策引导有关。6 月政府债券融资延续同比多增,表外融资量及企业直接融资量弱于2023 年同期。

      信贷需求仍待提振

      6 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近万亿元,其中,1)居民中长贷同比少增超过1000 亿元,与4-5 月地产销售承压的滞后传导有关,从房地产销售高频数据来看,6 月30 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有所减少,预计7 月居民信贷的同比降幅或有缩窄,但持续性尚需观察。2)企业中长贷同比少增超过6000 亿元,一方面源于信贷供给放缓,尤其是银行季末冲量意愿减弱;另一方面源于企业融资需求不足,政府信用扩张对社会资本的撬动力度有所弱化。

      M1 同比延续下行

      6 月末M2 和M1 同比增速连续第四个月双双下行,且M1 同比降幅更大,一方面源于企业经营活力不足,“贷款创造存款”过程降速;另一方面,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和“手工补息”叫停背景下,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外流至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资产配置领域,且企业活期存款的搬家特征更为明显。

      展望来看,当前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但实体融资需求仍有待提振,而且目前财政存款的消化速度比较平缓,表明财政支出进度并不快,因而政府融资对私人部门融资的撬动力度也不甚明显。若三季度财政支出力度延续保守,预计社融存量以及人民币贷款的同比增速将继续下行。

      对债市而言,融资需求偏低局面尚未扭转,对债市仍以利好为主。未来可重点关注监管动态以及7 月重要会议是否出台更大力度的需求刺激政策。

      风险提示:经济环境变化超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