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水泥:底部 思变
需求:核心矛盾,困境未解
长期下行趋势确立。有别于钢铁电解铝等,水泥需求高度依赖地产基建,缺乏新领域渗透,下行趋势确立。2023 年全国产量20.2 亿吨,同降0.7%,与2014 年峰值相比下降18%。分区域看,北方在2011-2013 年率先见顶且累计降幅约20%~50%,南方累计降幅约10%~25%。
当下延续弱势。2024 年需求持续承压,前5 月同比下降9.8%,降幅较2023 年再次扩大,主要是财政约束下基建端边际制约,尤其是北方更明显。当下需求困境矛盾依然存在,展望2025年,地产持续宽松背景下,新开工下行斜率或收窄,水泥需求预计延续弱势运行但降幅或收敛。
供给:短期的刃,长期的瘤
长期的顽固疾瘤。水泥历史没有出现类似钢铁去地条钢大幅去产能,更多是通过产能置换“关小建大”,实际产能并没有去化,且置换后装备更先进,赋予企业超产可能性。目前,2023 年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占比约16%,未来能效标准升级倒逼下,此部分企业或面临出清风险。
短期的涨价利刃。虽然过剩矛盾仍在,但企业积极通过协同提价,前期执行较差引发市场对涨价落地隐忧,但进入7 月初,长三角计划第三次推涨熟料和水泥价格各50 元/吨,为夯实涨价落地,区域7 月、8 月分别减产约30%左右;且龙头海螺也将加入,因此此次落地概率较大。
格局:竞合优化,背后迭变
腰部以上企业的成本曲线在收窄。过去景气周期下,部分腰部企业通过技改和工艺改进实现成本优化,与龙头成本差距在收窄,如华新水泥和天山股份。不过小企业技改投入较欠缺,与腰部及龙头差距或仍较大,未来双碳约束下,此类企业产能发挥率和成本差距可能会持续扩大。
主导企业竞合思路发生积极变化。2022-2023 年龙头海螺思路“份额是基础,利润是目标”,份额小幅扩张。2024 年公司和同行其他国央企和腰部民企形成利润共识,构成对价格强支撑。
现金支撑下,产能出清门槛提升。过往5~7 年的景气周期之下,全行业企业积累了较大现金储备,我们统计样本企业2023 年账上货币资金达到1264 亿元,较2016 年相比增加3 倍以上,这也一定程度意味着小企业现金流抗压能力更强,进而导致其退出的门槛较以往有一定提升。
盈利:底部清晰,弹性已现
底部较为明确。行业连续2 年盈利同比下降60%,2023 年一路单边下跌下,预计24Q2 仅头部企业赚钱,行业或已大面积亏损,长三角部分区域出厂价最低跌至200 元/吨(中小企业成本线以下);再者,行业历史几乎没有出现过大面积亏损情况,而当下盈利位置已经跌破历史底部,当下基于此5 月以来全国多数地区开始推动涨价,企业自救心态强化,底部信号渐清晰。
投资:稳健股息,外延成长
当下水泥股投资思路:1、博弈短期涨价,关注华东和华南区域的格局反转高弹性,优选海螺水泥、华润建材科技、华新水泥;2、寻求盈利底部的股息投资逻辑,不少企业底部盈利对应股息也有3%以上,优选港股水泥;3、关注外延寻求新突破,如出海布局,如华新水泥、西部水泥。
风险提示
1、水泥需求较弱;2、市场竞争加剧;3、外延弹性有限;4、分红比例较低。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