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6月经济数据点评:如何理解4.7%的GDP 增速

屠强/贾东旭/王胜 2024-07-15 21:00:24
机构研报 2024-07-15 21:00:24 阅读

  引言:Q2 GDP 不及预期主因居民消费走弱、政府消费偏慢、投资“挤水分”。我们此前经济领先指标6 月读数再度下行,下半年下行压力需要政策加力对冲。相信政策能够有效对冲风险,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二季度GDP 增速4.7%不及预期,主因居民消费走弱、政府消费偏慢、投资“挤水分”。

      二季度实际GDP 同比增速较24Q1 回落0.6pct 至4.7%,低于市场预期(5.1%,WIND)和我们预期(4.9%)。环比(6.0%)弱于季节性(8.2%)。拆分结构来看。1)支出法方面,最终消费支出贡献大幅下行,资本形成总额回升有限,净出口贡献小幅回落。2)生产法方面, 二三产业均走弱,三产走弱幅度更大。从驱动因素来看,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走弱构成拖累,其中服务消费走弱最为明显,此外“挤水分”背景下投资反弹幅度相对较小,难以形成有效对冲,导致二季度GDP 同比不及市场预期。

      消费:二季度GDP 增速的主要拖累,其中居民消费脉冲冲高后回落,服务消费是主要拖累但商品消费中“以价换量”现象仍在蔓延,另外政府消费偏慢也不能忽视。1)居民消费在商品和服务两端均出现动能乏力,是最终消费回落的主要因素。24Q2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下滑3.3 个百分点至5.0%,且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均出现明显的下滑。2)财政收入不振或直接传导至政府消费,财政支出的不足也在拖累最终消费的表现。3)具体到六月社零,商品零售的不足体现的更为明显,有部分或源于电商促销的提前开始,但更多的还指向居民对性价比商品的选择和衍生出的商家“以价换量”的策略。

      地产:政策持续加码但销售房价均趋下行,地产风险源头仍在供给侧。1)需求侧,5.17新政后销售有所回升,但房价继续回落。6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当月同比分别回升6.2、12.1pct 至-14.5%、-14.3%,房价方面,6 月70 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回落0.6pct至-4.9%。2)供给侧,房地产信用风险继续压制地产投资,复工与竣工均明显走弱。6月房企信用融资增速回落4.8pct 至-7.1%,6 月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0.1%)仍处低位,地产施工面积增速继续回落至-12%,此外住宅竣工同比大幅下行18.1pct 至-30.4%。期房竣工率仍处在40%左右较低区间,房企供给侧风险导致居民对期房观望值得重视。

      投资:PPI 回升背景下投资仍走弱,“挤水分”、地产仍构成拖累。1-6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3.9%,与市场预期(3.9%,WIND)基本一致,当月同比小幅回升0.2pct 至3.6%,其中PPI 回升对于固定投资价格有支撑,而剔除价格后实际增速则回落0.7pct至6.4%。结构上呈现两大特征:1)公用事业投资推动基建走强,但地产、制造业、其他投资走弱。2)“挤水分”对于固定投资同比继续形成扰动。

      工业生产:好于市场预期或更多源于出口提振和库存的小幅改善。6 月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5.3%,较上月下降0.3 个百分点,好于市场预期(5.0%,Wind)。其中采矿业和公用事业有所回暖,而制造业(-0.5pct 至5.5%)回落幅度较明显。具体到制造业内部,上游生产有所分化,和地产、传统基建投资关联更深的黑色金属、非金属矿物低位徘徊,公用事业投资高位,支撑有色金属生产稳定。而出口表现偏强对中下游生产形成支撑。

      经济“倒U 型”下半场开始显现下行压力,重点关注政策加力对冲。展望后续,维持去年11 月提出的今年经济“倒U 型”判断,我们此前领先指标已在显现,下半年重点在于政策加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其一,伴随发达国家进口与需求缺口逐步弥合,以及出口基数走高,下半年出口增速虽然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但边际上面临下行压力。其二是按三年施工周期,21H2 以来新开工大幅下滑,将对应导致今年下半年地产在建项目加快减少,拖累地产投资,5-6 月地产复工面积持续大幅下滑已在显现信号,此外今年期房到期压力较大,但目前期房竣工率偏低,竣工风险也是隐忧。政策方面,除了新一轮设备更新与财政加快基建以外,更重要的是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房地产流动性恢复不及预期,服务消费超预期走弱。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