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资产荒的极致演绎

李清荷 2024-07-16 08:30:41
机构研报 2024-07-16 08:30:41 阅读

2024 年半程已过,随着化债行情演绎,信用债市场的资产荒格局进一步深化,各类资产当前的绝对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大都处于历史低位,收益率曲线整体趋于牛平,信用下沉的风险收益比也在不断降低。对此,我们将回顾2024 年上半年的信用债成交特征,通过反映市场资金的偏好方向,以期为市场下半年的信用债投资提供一定思路。

    成交重心逐渐由[2.5%,3%)转移至[2%,2.5%)伴随资产荒行情的极致演绎,从收益率区间来看,各类信用债品种都呈现出成交重心逐渐由[2.5%,3%)转移至[2%,2.5%)的特征,[2%,2.5%)区间的成交拥挤度较年初有明显上升。分品种观察,6 月城投债67.7%的成交都集中在[2%,2.5%),这一比例在1 月仅为3.7%。6 月产业债64.6%的成交都集中在[2%,2.5%),这一比例在1 月仅为13.7%。此外,6 月金融债85.2%的成交都集中在[2%,2.5%),这一比例在1 月仅为12.6%,而[2.5%,3%)的成交占比则由1 月的74.4%下降至6 月的4.3%。

    城投成交向相对高收益区域转移,二级资本债和券商债活跃度下降随着市场资产荒行情愈演愈烈,江苏、广东、上海等低收益区域的月度成交占比明显走低,山东、湖南、河南、陕西、江西等收益相对较高区域的成交热度有所上升。整体来看,市场对于信用下沉还是保有一定的克制,偏向于去中等资质区域找收益,弱资质区域如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成交占比则均较年初有所下降。同时,2024 年上半年金融债内部的成交变化也较明显,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商债、保险公司债的成交占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商业银行永续债的占比则明显上升。

    偏向下沉还是拉久期?

    从城投债的成交结构来看,市场或倾向于采用信用下沉叠加拉久期的策略来挖掘城投债的收益。具体来看,城投债下沉位置大概在AA(2)级附近并主要将久期拉至3-5 年间。从产业债的成交结构来看,市场对于信用下沉策略相对谨慎,而更偏向于通过拉久期策略来增厚收益。具体来看,AAA 类成交占比由1 月的35.05%一路上升至7 月的49.44%;3-5 年和7 年以上的成交占比也出现上升。银行次级债方面,市场对于下沉较为谨慎,主要通过拉久期来增厚收益。同时我们列举了上半年超长城投债和超长产业债总成交笔数排名前15 的主体,其成交活跃度相对较高,市场认可度较好。

    本周信用事件与收益率图谱

    跟踪期内(2024 年7 月8 日-2024 年7 月12 日)有一家主体发生实质违约。

    收益率图谱:隐含评级AA+级和AA 级,城投债,1-2 年在2.14%-2.24%,2-3 年在2.21%-2.32%;国企产业债,1-2 年在2.25%-2.59%,2-3 年在2.33%-2.50%;银行二永债,1-2 年在2.08%-2.24%,2-3 年在2.19%-2.35%。

    本周信用债市场回顾

    一级市场:本周信用债发行量环比增加,净融资额环比减少。城投债发行量环比增加,净融资额环比增加。发行利率方面,本周信用债加权票面利率为2.33%,较上周上升8BP,城投债票面利率为2.46%,产业债票面利率为2.31%,基本与上周持平,城投-产业息差为14.68BP。

    二级市场:本周信用债总成交量为7017.79 亿元,环比下降18.72%。成交异常方面,本周产业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99 只,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159 只;城投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1891 只,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58 只。

    风险提示:区域出现信用风险事件;政策边际变化。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