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经济数据点评:上半年经济运行平稳 强生产为主要支撑

费小平/曾浩/叶子沛 2024-07-16 09:30:32
机构研报 2024-07-16 09:30:32 阅读

  事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4 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预期值5.1%,前值5.3%。2024 年6 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预期值4.9%,前值5.6%。1-6 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预期值3.9%,前值4.0%。2024 年6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预期值3.3%,前值3.7%。

      n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2024 年上半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带来新挑战,但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回暖、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等因素形成了新的支撑。最终上半年GDP 同比增速录得5.0%,较一季度稍微回落0.3 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了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稳中有进。需要注意的是,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一方面受到极端天气和雨涝灾害多发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所增多。尽管如此,我国经济运行依然总体平稳,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更在质的提升方面取得了进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仍在不断累积。

      n 6 月工业生产景气平稳,工业生产的持续性待需求发力支撑。工业增长超预期,6 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0.42%,当月同比增速较前值下降0.3 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来看,6 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增速较前值回落0.5 个百分点;6 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较前值上升0.8 个百分点;6 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录得4.8%,较前值增加0.5 个百分点。分行业看,6 月份,41 个大类行业中有35 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4.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2%。

      另外,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9.2%、11.3%、6.8%。当前工业企业的盈利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补库呈现平稳趋势,工业生产的持续性仍需依赖需求的发力支撑。

      n 1-6 月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平稳,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较快。1-6 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9%,较1-5 月回落0.1 个百分点。分领域来看,1-6 月狭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4%,较1-5 月回落0.3个百分点,可能受到基建项目严格审核及专项债落地节奏较慢的影响。

      1-6 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5%,较1-5 月稍微回落0.1 个百分点,考虑到6 月出口形势向好,以及管理层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制造业市场主体有望扩大有效投资。另外,产业向“新”转型态势明显,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1%、11.7%。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8.3%、12.1%;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4.1%、17.4%。1-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1%,增速持平于前值。此外,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有所收窄,同比分别下降19.0%、25.0%,降幅继续较前值收窄1.3 和2.9 个百分点。此外,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1%,持平于前值。

      6 月消费总体弱于预期,乡村消费增长优于城镇。6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增速较前值回落1.7 个百分点;季调后环比下降0.12%,自2023 年8 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分消费类型来看,6 月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5%,较前值回落2.1 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4%,较前值上涨了0.4 个百分点,可能受益于出行数据的良好表现。

      从商品类别看,乘用车消费依然承压,销量恢复乏力,价格低迷导致消费者对汽车购买持观望态度,6 月汽车类商品零售同比下降6.2%,跌幅较前值扩大1.8 个百分点;由于“618”大促提前和持续时间较长,以及“以旧换新”政策的传导效应和需求缓慢释放,6 月体娱用品、通讯器材和家电零售同比增速分别录得-1.5%、2.9%和-7.6%,较前值分别减少21.7、13.7 和20.5 个百分点。从经营单位所在地来看,6 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

      二季度GDP 表现稳中向好,三季度经济改善空间较大。整体来看,上半年经济特征呈现生产偏强、需求偏弱的态势。上半年经济增长动能边际放缓,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消费偏弱,二是政府债发行节奏较慢,尚未有效形成实物工作量。在财政资金尚未充分发力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小幅下滑,房地产投资同比仍然拖累较大。而亮点在于外需韧性依然较强,出口数据维持高位。往后看,若消费持续低迷,后续若再叠加制造业强势不在,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政策对冲。当前新型消费和新基建等领域的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前期发放的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逐步转化为实物工作量。强化政策统筹和综合施策将持续形成政策合力,为下半年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利条件。尽管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转型过程中,但各地区和各部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通过因城施策,积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扎实做好保交房工作,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政策效应逐渐释放,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预计全年GDP 增速实现5%左右的目标难度不大。

      风险提示:内需恢复不及预期,消费延续疲弱,从而加大经济稳增长压力;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导致外需持续收缩,国内出口承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微观主体预期偏弱主动去杠杆。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