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固收系列报告之十三:央行“下场”与机构行为脆弱性分析

机构研报 2024-07-16 18:30:39 阅读

  (一)债券配置弱交易强,重视结构脆弱性。债券投资机构行为呈现交易盘积极发力,配置盘力度相对偏弱特征。2024年以来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非法人类产品大幅增持债券,银行和保险等配置力度明显偏弱,交易型机构配置为主。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较小、以“逢高配置”为主,而且配置力量呈增强趋势。资产端:信贷利率明显下行,债券资产较信贷资产的性价比明显提升;负债端:存款利率下行,债券利率仍明显高于存款利率。信贷投放偏弱下农商行债券投资行为积极,但以“高抛低吸”波段操作为主,对债券行情的解释力度并不强。(2)保险机构:虽然2024年Q2保险机构债券净买入量规模较大,但扣除到期量后净配置规模不及2023年同期,保险机构下一轮重点配置窗口或在Q4。保费收入存在“开门红”效应,保险机构配置窗口偏好Q1、Q4,一般来说Q2、Q3保险机构配置相对清淡;2024年以来保险机构债券配置节奏和债市行情相关性较高,Q2是重点配置窗口,短期内保险机构配置压力或有所释放、保险机构下一轮重点配置窗口或在Q4。

      (二)交易型机构对长久期债券过度追逐,关注交易盘久期风险和信用风险。2024年以来交易型机构对长久期债券过度追逐,债券市场结构较为脆弱、稳定性较差,超长期信用债风险补偿不足,需关注Q4资金和短端利率回升对长债的扰动,基于1年同业存单上行至2.4%的情景假设,10Y、30Y国债收益率最高可调整至2.60%、2.90%。

      (1)杠杆风险可控:M2增速大幅下行、2024年以来非银杠杆普遍偏低,预计杠杆并不构成下半年债市的核心风险。虽然2024年以来债市收益率基本单边下行,但是非银杠杆普遍较低。(2)久期风险:2024年以来交易型机构对长久期债券过度追逐,债券市场结构较为脆弱、稳定性较差。2024Q4资金和短端收益率抬升的确定性相对较高,对长端的扰动不宜低估。临时版正逆回购构建的狭窄版利率走廊,1.6%成资金利率下限,如果资金不明显向下突破,债市收益率明显向下突破的概率同样较低。

      (三)2024年H2债券市场展望:央行防范久期风险,长债谨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于其边际数量意义和政策利率信号,央行借入再卖出国债,操作本身边际增强了债市市场空方力量。此外央行卖出国债收益率大概率高于市场成交收益率,短期内可能起到中长期国债“政策利率“锚的作用,市场利率或迅速向央行卖出国债收益率靠拢,加之这一轮非银机构久期普遍较长、负债端也相对脆弱,一旦开始发生调整,赎回压力下可能导致债券市场出现超越基本面的调整。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