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点评:2024年6月宏观数据点评:内需偏弱 二季度经济增速不及预期
事件:7 月15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及6 月份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16836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其中二季度增速为4.7%;6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1—6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9%,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
点评:
整体上看,上半年国内GDP 同比增长5.0%,持平于全年“5.0%左右”的目标增速,但二季度经济边际放缓的迹象明显,4.7%的增速不仅低于一季度的5.3%,同时亦不及预期的5.1%。单月经济表现看,6 月经济延续外需强、内需弱的特征,在出口维持高增的背景下,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强的韧性,但与此同时受内需偏弱拖累,社零增速进一步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制造业投资维持稳定,基建投资增速反弹的背景下大体持平,房地产市场在政策的支持下投资低位企稳,销售数据边际改善。往后看,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内需不足格局的扭转仍需政策支持,下半年经济表现将取决于政策尤其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
1、工业生产继续彰显韧性,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6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市场预期5.0%,1—6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6月工业增加值增速虽较上月有所回落,但环比由0.26%上升至0.42%,两年复合增速亦由上月的4.5%升至4.9%。
6 月份工业生产依然受到出口支撑,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价6 月国内出口同比增长10.7%,继续处于高位。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3%,增速较1—5 月份加快0.3 个百分点,累计增速年内逐月加快。
分行业看,6 月份,41 个大类行业中有35 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6.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3%。从结构上看,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一方面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半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8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高技术制造业引领高端化,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 个百分点。
2、汽车和网络零售走弱拖累社零总额增速放缓6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增速较上月放缓1.7 个百分点,市场预期4.0%,季调环比-0.12%,自2023年7 月份以来在此季调环比转负。
6 月社零增速回落主要受两方面因素拖累。一是汽车销售降幅进一步扩大,由上月的-4.40%扩大至-6.20%,拖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 个百分点,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其次受网上零售增速下降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推算,6 月单月线上零售增速-1.4%,较5 月的12.9%明显下滑,背后的原因或缘于今年618 促销退坡影响。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化妆品类、日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家电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均出现明显下滑。
3、基建投资增速反弹,固定资产投资整体稳定1—6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9%,较上月下降0.1 个百分点,市场预期3.9%。分项看制造业投资增长9.5%,继续维持较高增速,背后依然受出口高增支撑,同时大规模设备更新同样对制造业投资形成拉动,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3.4个百分点。
1-6 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7%,较上月加快1 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增速的反弹主要受项目集中开工拉动,5 月份以来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4 月17 日发布会上,发改委指出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 月底前开工建设。
4、房地产投资低位企稳,销售边际改善
1—6 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529 亿元,同比下降10.1%,降幅持平于1-5 月,房地产投资呈低位企稳迹象。从施工、新开工面积看,1—6 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2.0%,降幅较上月扩大0.4 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3.7%,较上月收窄0.5 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下降21.8%,降幅较上月扩大1.7 个百分点。
从销售端的情况看,伴随5.17 新政的出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大,6 月房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均出现边际改善。1—6 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0%,降幅较上月收窄1.3 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5.0%,较上月收窄2.9 个百分点。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