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共和党党纲解读

陈至奕/孙国翔 2024-07-17 15:30:33
机构研报 2024-07-17 15:30:33 阅读

  研究结论

      事件:当地时间7 月15 日,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召开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正式被提名为2024 年大选的党内总统候选人。与此同时,共和党正式发布了其党纲文本,其中贸易政策的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该文本的第五章:

      第一条“重新平衡贸易”(Rebalance Trade)基本代表了贸易措施的总基调,这也是和拜登政府有明显差异之处。对于特朗普互惠贸易法案(Trump ReciprocalTrade Act),我们认为有两大重点:(1)尽可能撵平中美贸易差额。对此,在6月末美国总统电视辩论上特朗普已公开承诺,如果当选,将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尤其是对中国商品的加征幅度高达60%。对此有两个问题有待考察,一是中美差额还有多少?从美国口径,2023 年中美贸易差额大约为2521 亿美元(商品差额更高),较峰值2018 年3788 亿美元明显回落,回到了2007 年的水平。未来高差额意味着更高的直接贸易摩擦风险。二是如今哪些领域差额规模仍较大?从中国口径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重点关注前两类受到的影响:其一,以外需增长驱动的、近几年差额反而进一步扩大的品类,且占比较高,可能和美国产业投资有关,例如塑料(PVC 管等)、贱金属制品(各类手工工具、金属软管、门窗、锁具等)。其中塑料、贱金属制品可能由美国建筑投资(产业相关)拉动,以塑料为例,2022 年美国非初级形式的塑料进口规模达到历史最高位166 亿美元,显著高于2015-2019年均值105 亿美元,从美国资本开支数据来看,2022 年Q3 非住宅类建筑投资也随着《芯片法案》等一系列产业政策落地之后快速触底上升。其二,传统出口大项,差额规模较大,但差额易下难上,如服帽鞋、箱包、鞋靴、家具等传统消费品,以及机电产品(机械明显弱于电子)。从美国海关口径来看,2024 年5 月美国杂项制成品(玩具、家具等传统消费品)从中国直接进口的比例已经从2018 年同期峰值(37.2%)回落至24.1%。其三,在个别实现技术突破或贸易摩擦较为剧烈的高技术领域,中国从美国进口快速回落,贸易差额被动推高,如汽车和航天器(波音等),由于由进口端大幅回落推升,其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会相对有限。

      (2)同时也要尽可能缩小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差额。文中指出,要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作出回应,并且以加征关税对冲美国工人、家庭和企业减税措施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与第二、第三条相比,第一条并没有特指中国。

      第二和第三条均有专门点出中国,分别为“ Secure Strategic Independence fromChina”,以及“拯救美国汽车制造业( Save the American Auto Industry)”。其中第三条标题简单易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共和党计划撤销有伤害性的管制、取消拜登的电动车及其他计划,并阻止从中国进口汽车(“ preventing theimportation of Chinese vehicles”)。第二条涉及的范围则大得多,要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2023 年版本的《中国贸易关系法案》已经提过此事),逐步降低从中国进口基本商品的比例,并限制中国对美国房地产的购买及企业的收购行为。

      其中市场关注的是最惠国待遇对关税税率的潜在影响,以中国海关的集成电路(HS编码头四位为8542)税率为例,最惠国进口税率均为0%,但普通税率则在24%-46%不等。

      第四至六条均为美国本土产业建设相关内容,分别为“ Bring Home Critical SupplyChains(将关键供应链带回家)”、“ Buy American and Hire American(买美国货、雇美国人)”、“Become the Manufacturing Superpower(成为制造超级大国)”。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四条中提到了关键行业(未来竞争可能加剧的行业)——美国认定的关键供应链行业有哪些?参考NSTC 的清单共18 个一级行业 ,包含先进计算、先进工程材料、先进燃气轮机发动机技术、先进和网络化感知与信号管理、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

      风险提示:地缘形势变化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