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研究:2024H1信用债复盘:票息挖掘极致演绎
2024 年上半年,“资产荒”行情持续演绎,信用利差压缩至极低水平后,进一步下行动力不足。1-2 月,化债政策有序推进,“稳地产”政策持续发力,信用环境稳定,收益率低位水平市场对于票息挖掘的诉求进一步抬升,信用利差继续收窄;3 月,伴随利率调整,信用债市场止盈情绪阶段性升温,一级发行利率走高,信用利差小幅走阔;3 月末-6 月中旬,受禁止“手工补息”影响,资金从银行存款流向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加大,叠加该阶段为信用债供给低点,“资产荒”行情趋于极致,信用利差整体明显收窄;6 月下旬,资金宽松格局延续,叠加基本面弱修复、风险偏好回落,信用债收益率跟随利率品种下行,但下行幅度不及利率债,信用利差被动走阔。整体看,3年期AAA、AA+、AA 中短票收益率分别下行58BP、62BP、80BP,信用利差分别收窄12BP、15BP、33BP 左右。
2024H1 大事记:各领域重在“防风险”与“化风险”一、城投:化债政策持续推进,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1、热点事件:1)城投非标舆情仍有发生,城投非标风险事件(不包含商票逾期)61 起,城投商票逾期主体数量在43-46 家之间;2)一揽子化债工具逐步落地,包括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金融支持化债等,其中金融支持化债包括银行贷款置换债券和非标债务、统借统还、央行应急流动性贷款等;3)其他热点:融资平台查询系统已上线、上交所举办城投企业产业化转型专场活动、重庆市“三步走”战略探索退出融资平台名单、监管明确部分信托、银行进行地方融资平台项目展业需严格落实35 号文,融资主体或担保主体在名单内则相关债务只减不增。
2、监管政策:中央持续深入进行债务化解,一方面提出强化配套措施,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另一方面,持续强调地方债务管控长效机制的建立。
中央政策指引下,按照“省负总责、市县尽全力化债”的要求,各地积极表态。
二、金融:TLAC 非资本债券开启发行,持续加强并细化中央监管1、热点事件:1)五大行均公布董事会决议的TLAC 非资本债券发行额度,合计不超过4400 亿元,5 月工行、中行已陆续发行债券;2)省联社改革、AMC机构改革稳步推进;3)保险公司关注:窗口指导持续调降万能险结算利率、百年人寿、珠江人寿等不赎回资本补充债、监管要求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等募集资金应填入“同业存放”科目,不得计入一般性存款。
2、监管政策:中央坚持有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是,出台金租、信托、银团贷款等多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持续细化并加强相关领域监管,二是,持续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三是,坚持有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三、房地产:万科积极缓解资金压力,稳地产、去库存政策“组合拳”推出1、热点事件:万科舆情事件持续发酵,引发市场担忧,但万科积极表态,并通过股东支持、抵押担保贷款等,争取外部资金支持,化解债务风险,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流动性,缓解资金压力。
2、监管政策:稳地产、去库存政策持续出台,从供需两端积极发力,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值得重点关注的是,5 月17 日,新一轮地产政策开始发力,央行提出一系列“稳地产”政策,包括需求侧(限贷放松)和供给侧(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地方回收土地)两方面。其后,中央政策强调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并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与计算或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政策执行力度及房地产市场修复或不及预期;超预期信用风险事件发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