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系列二:新能源消纳带来Β 柔直升级+出海增强Α

杨润思 2024-07-18 13:30:31
机构研报 2024-07-18 13:30:31 阅读

  特高压需求测算,明确建设仍有6 交13 直未核准开工,此轮特高压需求至少延续至2026 年,455GW 风光大基地当前整体需求缺口至少达26 条。十四五“3 交9 直”规划还剩5 条(1 交4 直)未核准开工,以及2024 年国家电网明确现有“5 交9 直”特高压储备需求,若假设2024 年1 交3 直待核准开工,则剩余5 交10 直未核准开工,则2025-2026 年有望迎来年均2-3 交4-5 直流的核准开工需求,此轮特高压周期预期至少延续至2026 年。从长期看,风光大基地455GW,总计需要外送通道达33-41 条,目前仅仅规划了其中15 条需求,包括依赖存量特高压通道5 条、已出规划已开始建设仅2 条(宁夏-湖南、陕北-安徽)、预期即将核准开工4 条(蒙西-京津翼、甘肃-浙江、陕西-河南、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预期短期内实现核准开工4 条(库布齐-上海、腾格里-江西、酒泉-中东部、乌兰布和-京津冀鲁)。若按照455GW风光大基地对应外送需求达33-41 条,则仍有26-34 条需要建设,建设缺口大。

      “强直弱交”突出,须加强交流网架建设以及加强受端柔直渗透压。全国已投运特高压工程共计38 个,包括18 个交流工程,20 个直流工程,已经形成较为显著的“强直弱交”的特征,如四川电网已是全国最为典型的“强直弱交”电网,河南“强直弱交”也较突出。强直弱交对混联电网稳定性威胁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单一故障向连锁故障转变和局部扰动向全局扰动扩展。解决方案主要包括:①增强交流的冲击承载能力:

      主要通过新建特高压交流环网架、现有特高压交流通道扩建、主网架扩建三方面增强主网架承载能力。②涉及减少直流的冲击发生概率:提高受端换流站柔直渗透率,柔直可研改善交直流相互影响问题和提高电网稳定性。

      柔直技术更适合送受端换流站,多应用场景使用,柔直渗透率有望提升。柔直需求不止特高压,还有海上风电、背靠背等,未来柔直技术渗透率提升。①2024 年预期建设特高压4 直2 交,4 直中预期2 直使用柔性直流技术(甘肃-浙江、蒙西-京津冀)。

      2024 年国家电网开启沙特中南、中西柔直换流站项目换流阀(含阀冷)采购,也采用柔直技术。2024 年迎来3 条特高压直流可研勘探(藏东南-大湾区、疆电(南疆)送电川渝、巴丹吉林-四川),均为柔直,柔直渗透率提升。②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已经朝着单个风电场1GW 以上、离岸距离50KM 以上发展,因此未来直流送出渗透率将大幅提升。海上风电较明确使用柔直送出的总规模已超12GW。未来海上风电柔性直流技术多采用±500KV,柔直换流阀单GW 双站价值量有望超7 亿元。③柔直背靠背可解决多直馈入换相失败问题,提升电网供电能力,看好南网背靠背柔直发展。

      服务“一带一路”,特高压助力中国创造、中国标准出海开局。目前,特高压带动中国技术、装备、工程走出去,成为能源领域“出海”的一张“金名片”。国网联合国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广泛参与国际能源市场竞争,打造“新常态”,先后中标了巴西、巴基斯坦、沙特和智利等地的电力项目,为国内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打开了国际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特高压+主网建设为重中之重,此轮特高压建设周期长。持续看好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平高电气、中国西电、大连电瓷、思源电气、长高电新等。

      风险提示:风光大基地外送通道总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数据假设值与实际出入导致的测算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统计误差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