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从三中全会公报看改革深化及战略重点

张继强/史进峰 2024-07-19 11:00:39
机构研报 2024-07-19 11:00:39 阅读

  核心观点

      7 月18 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七大聚焦,做出十四项系统部署,重点部署未来5 年,明确到2029 建国80 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我们预计后续公布的决议全文以及全会说明将提供更多改革细节和清晰度。从公报读懂新一轮改革战略重点:一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新论断,“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二是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新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三是回应社会期待,关注民生领域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人口五大改革。四是关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五是关注涉外国家安全机制。

      聚焦政府和市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历届三中全会都留下了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经典论断。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两个更好”,即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改革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分税制改革三十年后,中央决定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关注如何重塑央地财政关系,防控重大财政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三中全会重申“统筹发展与安全”,而防范化解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三大风险位列首位。我们关注房地产新模式和化债长效机制的新思路新提法。

      聚焦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策。全会提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重点关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度”,“完善发展服务业”,“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会重申,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关注民生领域五大改革以及土地制度改革

      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我们关注全会提到的五大领域改革:1)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2)完善就业优先政策,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5)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三中也明确提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我们高度关注,有关“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新提法。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重点关注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十一年前中国首次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此次全会再次提出,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

      风险提示:1)外部地缘环境;2)改革落实情况。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