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盘策略专题:新股市场迎三大变化 发行上市生态持续优化
变化一: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新股市场生态进一步优化
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新股发行上市生态不断完善,发行审核效率、定价市场化水平和发行包容性均有所提升。为进一步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2024年以来国务院、证监会和三大交易所从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完善发行上市制度、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2024 年3 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提出要从严监管企业发行上市活动,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方责任,有助于进一步维护新股市场发行秩序。2024 年4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证监会修订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三大交易所修改《股票上市规则》,提高了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了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新股市场整体质量。2024 年6 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要求调整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完善科创板新股配售安排,加强询报价行为监管,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新股定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变化二:阶段性收紧IPO 节奏,投融资两端进一步平衡为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监管层自2023Q3 以来实施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阶段性收紧IPO 节奏。以上市为例,沪深交易所2024 年上半年共有34 只新股上市,较2023 年同期的131 只出现明显减少;北交所2024 年上半年共有10 只新股上市,较2023 年同期的42 只亦有所下降。此外,发行上市审核趋严后部分企业选择撤回IPO,6 月IPO 终止数量超100 家,2024 年上半年累计终止数量近三百家,超2021 年-2023 年同期IPO 终止数量之和。其中,未达到上市新规的财务指标门槛和上市前突击分红或是IPO 终止的主要原因。阶段性收紧IPO 节奏后,A股市场的投融资两端实现进一步平衡,市场流动性压力也得到明显改善。
变化三:从严监管高价超募,新股定价合理性进一步提升从报价情况看,2024 年以来盲目报高价现象明显改善,初步询价上限高出下限的比例已从2023Q4 的5.5 倍下降至2024Q2 的2.5 倍;有效报价区间也逐渐收敛,有效报价上限高出下限的比例由2023Q4 的28.3%下降至2024Q2 的22.0%。从定价情况看,2024 年上半年新股发行价均低于四数孰低值,近七成新股发行PE较行业PE 存在折价,仅四只新股超募,新股整体定价已趋合理。在低发行估值与高稀缺性的影响下,2024 年以来新股首日表现持续亮眼。从破发情况看,2024年上半年仅科创板新股上海合晶首日破发,破发率仅为3.33%;从未破发新股涨幅情况看,2024 年上半年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未破发新股的平均首日涨幅已分别提高至78.71%/116.17%/218.23%。首日涨幅的明显提升也使得新股单项目平均打新收益有所提升,科创板/创业板A 类账户未破发新股的单项目平均打新收益从2023H1 的14 万元/7 万元提升至2024H1 的20 万元/12 万元。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市场剧烈波动风险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