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三中全会对市场的启示
核心结论:①本届三中全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重点部署经济、科技、教育、民生等各领域改革任务,望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②参考历史,本届三中全会有望通过改革预期提振市场风险偏好,从中长期维度树立基本面信心。③产业层面新质生产力是本次改革亮点之一,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市场层面重点关注中高端制造及科技制造投资机会。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7 月15 日至18 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7 月18 日全会落幕当天,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对于各个领域的具体改革举措,后续可关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发布。而从本次的全会公报中,我们可以初步领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一)紧扣中心任务,重点部署未来5 年改革任务。(二)牵住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凸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性。(三)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三中全会指明中长期改革方向,为资本市场长远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结合目前A 股的市场环境,我们认为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有望抬升市场改革预期,从中长期维度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借鉴历史,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会议对中国经济改革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往往有助于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往后看,影响下半年市场的三大变量包括风险偏好、资金面以及基本面,三者均有望迎来积极变化,市场中枢有望较上半年上台阶。从情绪面看,三中全会召开有望成为市场情绪催化剂。基本面看,随着存量政策的落实和增量政策的推出,叠加库存周期进入补库阶段,下半年宏微观基本面有望迎来改善,结合海通宏观预测,24 年国内实际GDP 同比增速有望达5%-5.5%左右。落实到微观企业盈利层面,我们预计24 年全部A 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接近5%;资金面看,当前长线稳定性外资仍有较大流入空间,下半年海外降息背景下,经济预期改善和企业盈利复苏有望吸引长线资金回流A 股市场。在诸多积极变化之下,下半年A 股指数中枢较上半年有望上抬升。
中国优势制造有望成为股市中长期主线。产业层面,围绕三中全会指引的政策脉络,我们认为应当把握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的产业发展机遇。
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同时,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我国在制造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调下,中国优势制造有望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一环,落地到资本市场投资机遇,我们认为具体可关注具备外需支撑下的中高端制造和AI 技术推动的科技制造两个细分领域。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