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专题研究:对三中全会的三点理解
核心观点
目前关键改革任务基本在市场预期内,即便后续具体决定和说明出台,预计对债市的直接影响依然较为有限,利率仍将维持区间震荡格局。
第一,三中全会主要在讲什么?本届三中全会没有提出更新的概念,主要是理解旧提法。
本次二十届三中全会可以视作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大报告主题的延续和结合。
后续改革的关键可能还是在于体制机制弊端的改革。三中全会的很多关键提法都是对“十四五”规划、二十大报告,甚至更往前追溯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有改革内容的深化,这说明三中全会仍然是立足长远的改革布局,而并非立足于市场关心的短期经济形势,且改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长期的落实和推进。
第二,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改革导向是怎样的?我们认为强调的是对于“有形的手”和行政权力的约束。
强调公平竞争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表述针对的其实是前期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存在的保护和行政性垄断行为;理解本届三中全会提到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这可能指向的是对以往政府干预过多的方向的矫正,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和新旧动能切换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呼应。
第三,本届三中全会对短期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做出了更具体的指向。
表达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决心,但要做好财政基于存量政策发力的预期,下半年财政发力的关键是用足用好超长特别国债和地方债资金,大规模财政刺激出台的可能性较小。强调进一步强调防范化解风险,针对地方政府的债务困难,新闻发布会也对此做出更详细的安排,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预计最后落脚的关键也在于央地事权和支出责任的进一步理顺和划分。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政策出现超预期边际变化;机构行为大幅趋同并形成负反馈。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