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量化:机构偏好延续 短端和超长端是否可以参与
投资要点:
债市方向结论
本周债市利率震荡下行,分品种动量模型显示,1年期和超长端品种可能仍有一定的空间。从机构行为来看,基金公司对主要的长端利率品种呈现持续的大规模净买入,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久期因子系数也处于高位,反映基金对长端偏好仍较强,考虑到近期并未推出较大的财政支持政策,市场对基本面预期可能不会产生明显变化,从分期限的动量模型来看,30年国债在三种演绎场景下均相比7年和10年品种表现更好,超长端可能表现相对更好,虽然央行对于超长端的关注程度较高,但从赔率角度来看,超长端仍具有一定的性价比。短端方面,动量模型显示短端品种中1年期品种可能表现相对较好,但考虑到整体短端品种目前已体现较强的宽松预期,参与价值并不高,对于货币型基金和一些短债基金可以适当关注1年期品种,对于其他的组合而言,短端品种久期过短,参与价值并不高。
量化模型结论
从模型整体结论来看,方向模型继续分化,基金对长端偏好较为显著,分期限模型显示1年期和超长端品种可能仍有一定的空间。总体方向性观测模型中,除了DNS模型外各模型均反映债市短期可能整体偏空,其中动量模型在7月2日再次看空。从近期的机构行为来看,基金公司对于长端利率债偏好较强,从净买入来看,基金对主要的长端品种继续呈现明显的净买入,对10年政金债的偏好更为明显,基金久期因子系数也处于较高区间。整体市场情绪方面,债市杠杆率仍处于较高状态,但30年国债换手率处于边际下行的状态。
从分期限品种的动量表现来看,1年期和超长端品种后市可能下行幅度相对较大,1至5年的中短端品种中,1年期品种在三个场景的最大下行幅度均相对较大,考虑到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即1年期品种出现偏弱(80%分位数)表现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因此综合来看1年期品种相对而言更具有性价比。7至30年的中长端品种中,30年品种即使在偏弱市场(80%分位数)下最大上行幅度也仅有2.6BP,同时在中性和偏强市场下的最大下行幅度也相比7年和10年品种更大,因此综合来看30年品种相对而言更具有性价比。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超预期,政策边际变化。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