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业2024年中报业绩前瞻:需求相对低迷 但仍有亮点

任杰/宋涛/郝子禹 2024-07-21 09:00:33
机构研报 2024-07-21 09:00:33 阅读

本期投资提示:

    行业基本面仍然低迷,预计上半年主要建材企业仍然承压。建材行业2022-2023 年基本面承压下行,2023 年上半年出现较强的改善,但随后再次走低,我们预计2024 年上半年主要企业仍然承压,主要原因来自:1)地方政府财政相对收紧,部分省市对基建停建或缓建;2)居民收入预期不明朗,购房或翻新产生的建材需求相应延后;3)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施工节奏放缓,拿地及新开工意愿较弱;4)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高。但是伴随着房地产收储、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的逐步出台,后续建材行业整体有望继续呈现弱势复苏态势。

    消费建材:Q2 主要装修建材市场相对低迷。根据国家统计局,社零-建筑装潢材料分项Q2 同比下降4.5%左右,1-6 月地产竣工累计下降21.8%,地产后周期的消费建材总体表现低迷,工程端与零售端双双承压。在新房竣工下滑较多的情况下,中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存量房屋将逐步开始翻新,为消费建材需求贡献增量。早期建设的存量房屋质量相对较当前弱,且房龄增长房屋老化会恶化居住体验,从而加速房屋翻新改造的需求。除了房龄外,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是翻新改造的重要影响变量,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5.3%,或将对未来的翻新需求形成支撑。

    水泥:预计仍有多家企业亏损,但不亏现。上半年水泥行业价格表现相对平淡,涨价乏力旺季不旺。根据卓创资讯,一、二季度42.5 水泥粉末均价分别为322.4、322.9 元/吨;二季度水泥均价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下降46.7 元/吨;我们测算二季度水煤价差178.9 元/吨,同比下降30.7 元/吨。二季度水泥行业仍然承压,但行业已有边际改善信号。东北、华北率先增加错峰生产天数,通过限产保价的方式稳住盈利,华东地区多省也在7-8 月份增加了错峰生产天数保价。水泥产线即开即停的特点是限产保价的前提,水泥企业在面对大面积亏损时选择协同限产保价,从而达到供需新平衡,这或是水泥行业未来几个季度的核心特征,当前水泥盈利能力或已见底。

    玻纤:二季度提价后稳定,盈利环比改善。3 月底玻纤行业价格开始底部修复,5 月中旬以来,玻纤价格已维持近2 个月的相对稳定。涨价拉动玻纤行业盈利修复,但涨价存在时滞,部分长协采购暂未落实涨价,盈利修复仍有部分将在三四季度体现。我们梳理发现上半年多条在建/冷修产线延后点火,我们认为这体现了行业稳供给,保利润的默契,新增产能减少玻纤行业稳价乃至后续进一步涨价的重要支撑。

    玻璃:竣工承压,价格相对回落。玻璃与地产竣工相关性较高,竣工的下行拉低了玻璃价格。根据卓创资讯,二季度玻璃均价88.0 元/重量箱,同比下降15.96 元/重量箱,平均库存天数17.41 天,同比上升1.11 天。玻璃行业二季度预计盈利能力有所承压。

    投资分析意见:1)消费建材:预计Q2 收储等政策出台后,行业压力弱化,α优势将开始成为主要驱动力,长期配置价值提升,建议关注北新建材、伟星新材、兔宝宝、三棵树等;2)水泥:行业盈利诉求增强,错峰生产新局面或构建行业新平衡,建议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天山股份等;3)玻纤:提价后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建议关注中国巨石,中材科技等;4)玻璃:价格回落,盈利能力承压,后续关注产线冷修与竣工修复情况,建议关注旗滨集团。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基建投资不及预期,房地产投资不及预期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