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Q2基金持仓深度分析:新共识的潮流与高低切换的抵抗

牟一凌/梅锴 2024-07-21 09:30:23
机构研报 2024-07-21 09:30:23 阅读 369

股票仓位明显回落,业绩开始呈现“强者恒强”特征;负债端资金从主动基金向被动基金迁移、从绩差基金流向绩优基金。2024Q2 主动偏股基金股票仓位明显回落至83.78%,与2021Q4 水平接近。2024Q1 的绩优基金更能在2024Q2取得较好的排名,且2024 年以来业绩排名前10%的基金规模占比持续处于历史高位,这意味着今年以来,积极把握住机会的市场参与者在全体主动偏股基金中的权重持续提升。负债端方面,2024Q2 权益类基金(主动+被动)的增量资金规模环比明显回落,且主要来自于被动基金的申购放缓。主动被赎回、被动获得增量的趋势依然在延续(已经持续5 个季度):1)主动基金的净流出规模从2024Q1的1441.05 亿元回落至2024Q2 的723.31 亿元;2)被动基金则从2024Q1 净流入3436.10 亿元大幅回落至2024Q2 的1290.80 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绩优基金可能正在逐步获得负债端资金的青睐。

    尽管基金负债端正在更加广泛接受资源与红利资产,但主动偏股基金则更青睐加仓电子板块,结合超额收益来源看,资源与红利板块仍是相对“不卷”的领域。2024Q2 主动偏股基金的持仓集中度继续提升,边际上更加偏好盈利波动较小的资产。行业上,2024Q2 主动偏股基金主要加仓电子、通信、家电、军工、机械、电力及公用事业等板块,主要减仓食品饮料、计算机、银行、医药、电新、交运等板块。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板块开始成为主动偏股基金超配最多的行业,食品饮料的超配比例虽然大幅回落,但依然被明显超配(仅次于电子),相应地,资源与红利板块则依然处于低配的状态。分重仓不同板块的基金来看,2024Q2选择重仓煤炭、电力及公用事业、银行、石油石化等板块的基金业绩表现靠前,在有增量基金重仓上述板块的同时,负债端也呈现了明显净申购,这相较于2024Q1 呈现了明显的扩散。相应地,重仓其他板块的基金负债端则继续遭遇无差别赎回,特别是电子、电新、食品饮料、医药等板块。相应地,被动基金在2024Q2 依然对于上述行业形成了对冲,并同时在银行、有色、电力及公用事业、煤炭、石油石化等板块可能存在共振。此外,2024Q2 满足净值新高+未遭遇最大回撤的基金规模占比继续回升,且关注与配置仍集中在国企、黄金、能源、工业金属、运输等领域。从持仓基金的阿尔法与配置比例来看:相较于电子板块超额收益与主动偏股基金大幅加仓相关,资源与红利板块可能并不“内卷”。

    “固收+”基金:负债端重新被净申购,配置上与主动偏股基金共同增配电子+通信、以及部分资源+红利板块。2024Q2“固收+”基金规模重新回升,但股票仓位继续下降。负债端方面,“固收+”基金的新发规模小幅回升,且负债端开始被小幅净申购。配置方面,“固收+”基金主要加仓电力及公用事业、通信、煤炭、电子、非银、石油石化、电新等板块,减仓食品饮料、医药、计算机、化工、银行等板块。相对主动股基而言,“固收+”基金更加青睐资源+红利板块。

    7 月以来,高低切换与趋势力量的对抗仍在持续:随着市场调整,ETF 再度成为市场的主要边际力量,且主要集中在沪深300、中证1000 以及中证500 等宽基领域,相应地,主动偏股基金与北上配置盘在经历减仓之后正在小幅回流,未来需要关注ETF 之外市场参与者回补仓位的力度与持续性。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主动偏股基金仓位近两年多以来开始明显下降,主动偏股基金资产端的灵活性正在逐步恢复。另一方面,在ETF 和主动偏股基金负债端的加持下,部分资源与红利板块仍在获得增量资金。我们认为:1)资源与红利板块仍是超额收益与主动偏股基金加仓相关性较弱的领域;2)基金负债端持有人开始更加广泛的接受资源与红利资产;3)淤积在老赛道的大量资金仍在缓慢切换过程中;4)在成长性资产稀缺的当下,主动偏股基金的高低切换的定价能力,正在与市场的趋势力量形成某种对抗。

    风险提示:测算误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