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周报:增量降本行稳致远 股价波动无碍“三桶油”长期投资价值

赵乃迪/蔡嘉豪/王礼沫 2024-07-22 08:00:44
机构研报 2024-07-22 08:00:44 阅读

  美国政策预期变化,本周油价和石油股价回调。近期市场对美国大选前景及相关政策预期关注度较高,7 月15 日共和党大会通过竞选纲领,7 月18 日特朗普发表演讲分享政策愿景,释放地缘政治局势缓和、美国能源产量上升预期。

      在特朗普的上一任期,美国对全球地缘冲突的干涉力度较低,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本次特朗普及共和党对地缘政治冲突、美国能源产量的态度引发市场对原油供需前景的担忧。本周五布伦特、WTI 原油期货价格分别环比上周收盘-3.2%、-4.4%,美国石油公司受到共和党政策利好,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西方石油本周分别上涨2.5%、2.3%、3.2%。

      但全球其他地区石油公司受到油价利空出现普跌,本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H 股分别下跌11.3%、3.7%、10.3%。

      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叠加OPEC+供给支撑,油价有望维持高位。2022 年以来地缘冲突重塑原油贸易路径,地缘政治对油价影响逐渐长期化。2024 年以来美国原油产量仅增长10 万桶/日,增产进度不及预期。考虑到OPEC+绝大多数减产量在25 年底前仍然得到执行,我们预计24H2 原油供给端出现重大变化的概率较低,OPEC+减产仍有望成为下半年原油供给端的重要支撑。

      “三桶油”坚持高质量发展,长期有望穿越油价周期。2023 年以来,在新一轮油价波动周期中,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的归母净利润大幅高于历史归母净利润数据形成的趋势线,体现了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的业绩韧性。整体来看,“三桶油”抵御油价波动的能力显著强于海外石油巨头。

      中国石油:坚守长期主义强化韧性提升,穿越行业周期引领能源变革。中国石油23 年度、24Q1 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公司应对油价、炼化产品需求等行业周期性变化的韧性明显增强,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愈加凸显。公司把握国内天然气市场机遇,天然气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加快构建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公司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

      中国石化:化工业务转型加速,回购、增持工作稳步推进。中国石化将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打牢能源资源基础,提升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发展质量,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此外,中国石化回购、大股东增持工作稳步推进,体现出公司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积极进行市值管理的决心。

      中国海油:增量降本提升业绩韧性,回购彰显股东回报信心。从2021 年到2024Q1,公司油气净产量增速维持在8%以上,油气储量增速维持在7%以上,净产量的显著提高有效增强了公司的经营韧性,2023 年,公司桶油作业费仅为7.54 美元/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2024 年7 月19 日,公司进行了港股回购,耗资9920 万港元回购483 万股,本次回购体现了公司对投资者回报的重视,也体现出公司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积极进行市值管理的决心。

      投资建议:中东地缘政治局势紧张,OPEC+主导下原油供需有望趋紧,看好油价维持高位。“三桶油”在油价波动期体现出较强的业绩韧性,盈利中枢有望进一步上行。全球上游资本开支有望持续回升,油服市场有望维持景气,“三桶油”下属油服有望充分受益。建议关注:(1)中国石油(A+H)、中国石化(A+H)、中国海油(A+H);(2)中海油服(A+H)、海油工程、海油发展、中油工程、石化油服、中石化炼化工程(H 股)。

      风险分析:上游资本开支增速不及预期、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