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Q2筹码分析:加仓共识集中于TMT

王以/王伟光 2024-07-22 11:30:42
机构研报 2024-07-22 11:30:42 阅读

24Q2 基金持股集中度继续回升,电子再度成为基金第一重仓行业24Q2 公募基金仓位环比回落1.7pct,仍位于2016 年来较高水平,配置集中度继续回升迹象。TMT/红利/出口仍是主要加仓方向:①TMT 配置系数回升至2016 年来(后同)55%分位数,通信/电子为一致加仓方向,光模块/果链等环节加仓居前,消电/半导体配置系数分位数为66%/53%;②红利板块配置系数环比提升(位于2016 年来94%分位),公用事业/煤炭等仓位演绎相对极致,钢铁/石油石化配置系数分位数处于2016 年以来60%以上的相对高位,而银行配置系数2016 年以来分位数相对较低(<30%),③出口链当前配置系数位于2016 年来55%分位,24Q2 减仓轻工、纺服而加仓白电。

    24Q2 A 股仓位有所回落,港股配置强度上升

    24Q2 新成立偏股型基金837 亿份,环比回升。24Q2 季报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持有股票规模较24Q1 环比下降,仓位回落1.7pct,但仍处于2016 年以来较高水平,而港股仓位相比24Q1 环比回升至5.7%。分板块占比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创业板,减仓主板、科创板;主要宽基指数中,中证1000、MSCI A50(剔除食品饮料)超配比例提升幅度居前;持仓风格角度,24Q2 基金持仓风格偏大市值、成长风格,重仓股整体重视在分红能力、运营能力和资产周转能力上的提升;24Q2,基金重仓股数目减少,重仓前50的标的持股市值占全部重仓股回升至48.6%,Top100 持仓集中度为61.3%。

    加仓共识度回升,价值型基金内部分化

    考虑仓位变化较为明显的基金:①大盘成长(电子/通信)接力主题成长(计算机/传媒)成为成长型基金的共识方向,业绩确定性是切仓主因;②价值类基金24Q2 继续减仓食品饮料/医药,食饮仓位分位数(自2016 年以来)已回落至20%以下,主要加仓两个方向,减仓食品饮料的主要加仓家电、有色金属等传统价值板块,减仓医药的主要加仓通信、消费电子等成长板块,③出口链内部分化,减仓轻工、纺服而加仓家电,④加仓资源品(有色金属)的基金来源较为多样,加仓黄金的基金偏价值型、加仓工业金属的偏成长型,⑤24Q2 仓位大幅提升但仍<80%的基金主要加仓银行/交通运输/石油石化。

    TMT 中加仓电子通信,公共产业配置系数分位数持续维持高位24Q2 公共产业配置系数分位数维持2016 年以来高位(85%),其中火电处于2016 年以来100%的高位、快递回落至12%;制造业配置系数环比小幅回升,其中国防军工是主要加仓方向,航海装备配置系数分位数已上升至2016 年以来高位,光伏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2016 年以来21%的水平,电池/电网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79%、94%的高位;TMT 配置系数分位数(2016 年以来)环比回升至55%,从结构来看,基金主要加仓通信(2016年以来配置系数分位数为100%),电子(配置系数位于2016 年以来58%水平),计算机/传媒的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2016 年以来0%/3%的低位。

    消费中加仓家用电器,周期中红利资产配置系数仍处于高位24Q2 消费行业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2016 年以来18%的水平,其中家用电器是基金主要的加仓方向,配置系数回升至2016 年来72.7%的水平,医药配置系数基本持平,而其余内外需资金均小幅减仓,食品饮料(白酒)2016年以来配置系数分位数回落至12%水平;周期行业的配置系数分位数持续处于2016 年以来64%的分位数,红利资产钢铁/煤炭/石油石化配置系数均处于2016 年以来相对高位,有色金属受益于海外降息预期→基本面修复的催化,24Q2 配置系数分位数也处于2016 年以来100%的高位。24Q2 金融的配置系数分位数回升至2016 年以来的6%,在底部略有反弹。

    风险提示:基金重仓股与实际持仓存在差异;测算误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