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点评报告: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打造自主可控供应链

宗建树 2024-07-22 15:30:57
机构研报 2024-07-22 15:30:57 阅读

事件描述

    7 月21 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其中提到,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

    事件评论

    超长期国债、科技经费、贷款等资金政策支持下,信创产业资金压力有望逐步缓解。财政部7 月17 日发布通知,将于7 月24 日通过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招标发行550 亿元30 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按照超长期特别国债使用方向,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的重点任务。此外,3 月13 日,财政部发布《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其中提及中央财政2024 年用于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经费将达到4688 亿元。同时,4 月7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 亿元,旨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多措并举下,信创产业有望得到资金注入,缓解此前的资金压力。

    资金压力缓解后,信创产业有望进入新一轮采购周期。5 月29 日,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 年)》,其中重点强调2027 年时间点。在此前由于资金压力信创推行不及预期的情况下,随着资金压力的缓解,我们认为信创有望加速推进。

    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供应链安全受中央关注。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及,“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随着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美政府试图通过多项制裁措施限制中国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中国必须通过科技自主,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才能确保中国长期发展的供应链安全。

    信创产业有望加速推进,建议关注信创行业投资机遇。信创2023 年及2024 年上半年推行不及预期,细分方向上经过充分调整后整体处于低位,而随着资金压力逐步缓解及政策推动,行业提速值得期待,建议关注该细分领域投资机会,重点关注行业格局变化带来的国产算力、华为鸿蒙链以及或有的竞争格局优化的国产打印机等方向。

    风险提示

    1、资金支持低于预期;

    2、政策落地低于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