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降息符合预期 预售制改革或有序推进

杜昊旻 2024-07-22 17:30:21
机构研报 2024-07-22 17:30:21 阅读

  行业事件:

      7 月22 日,央行下调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调10BP 至3.35%和3.85%。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延续了2024 年以来对房地产的表述,同时提出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购房成本持续降低,市场有望逐步回暖

      房地产市场仍在下行周期,降低LPR 利率,一方面有望带动房地产市场需求释放,另一方面利好存量贷款成本下降,提振市场信心。自2022 年以来,5 年期LPR 已累计下调80BP,房贷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本次贷款利率下调10BP,以北京为例,假设贷款总额为300 万,贷款年限30 年,则月供减少167 元,还款总额减少6 万元。1 年期LPR 同步下调,有利于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加速行业企稳。

      商品房存量较为充足,预售制度有待循序渐进改革目前我国的商品房存量较为充足,根据七普数据,2020 年我国家庭户人均住房面积达41.8 平方米,人均房间数达到1.2 间,已达到较高水平。从供给来看,截止2024 年6 月,我国待售商品房面积达7.39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2%,处于历史高位。商品房预售制度的设立初衷,是为了解决城镇化初期房企资金不足、商品房短缺的问题。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扩张,预售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购房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目前供需关系已发生转变,房地产长久健康的发展或需要更适配的销售模式。

      预售制度转型需循序渐进,配套相关资金政策预售制度改革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房企融资配套、债务重组、存量项目保交房等。目前房企资金压力较大,如立即取消预售制度,可能会导致房企资金断裂,在建项目停工或延迟交付。参考国外房地产模式,可考虑根据项目进展按比例进行预售款支付,同时加强预售资金的监管。长期来看,若要完成预售向现房销售的转变,还需对房企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进行优化,同时对土地市场及相关税费进行改革,降低房企的资金压力。

      地产税收制度改革利长远,土地财政短期或持续承压随着房地产扩张速度放缓,土地财政模式亟待转型,逐步完善地方税收来源。2021 年土地出让收入金收入达8.7 万亿元,2023 年降至5.8 万亿元。

      长期来看,房产税有利于稳定地方财政,缩小贫富差距。短期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销售承压,土地市场低迷,房产税推出概率较低。结合现状,从供需两端降低成本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带动市场回暖,如优化供给端的土地增值税、需求端的契税和增值税等。

      投资建议

      2024 年以来,房地产政策利好频出,本次降息直接降低购房成本,有望持续释放购房需求。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改革,短期内可能会给房企带来更大的资金压力,但辅以合适的政策支持,长期来看可以保障购房者的利益,维持供需平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建议关注土储优质、资金充足的国央企,以及具备优质改善型产品塑造能力、布局高能级城市的房企。二手房市场活跃度较高,建议关注二手房交易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2)市场修复不及预期;3)房企资金风险加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