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策略简评:《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ESG视角简评
SAC 编号: S1440523100002
分析师:陈添奕 SAC 编号: S1440524070013
核心观点
7 月18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目标,“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具体措施。“以环保高标准为导向倒逼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与经济效益增长浑然一体的资源”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再度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主体责任的强化、市场机制及金融体系在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中的重要性,为ESG 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中国也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中担负起大国责任,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策略简评
7 月18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方面,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本次大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面的亮点包括在具体的措施和目标方面有了更加详细的阐述和说明,为目标的实现设定了更为系统的实施路径,体现了战略和理念的深化,同时强调在国际视角中国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重点内容归纳如下:
具体措施和目标:从目标来看,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内涵和要义,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同时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措施方面,会议指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重点一是在于将碳排放、污染治理、绿色生态和经济增长放在同一个层面系统推进,在“增长”的同时实现“降碳、减污、扩绿”,迎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新发展阶段。二是强调落实,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视其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概念,更是要注重推动生态价值实现,注重搭建中间的转化桥梁从而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真正的转化。
战略和理念的深化:会议在把握时代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特征,立足我们党环保理念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再度深化。这一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破题,以环保高标准为导向倒逼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与经济效益增长浑然一体的资源,契合时代发展需求,有力回应历史发 展赋予的时代任务,是以理论创新回应和指导实践发展的现实典范,体现了历史与现实、普遍性与特殊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不仅有助于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更能以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环保瓶颈,助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另一方面,理念也体现着ESG 的深刻内涵,强调“义利并举”而非“尽责仅善”,在上半年国内两大信披政策发布的背景下,国内企业进一步践行ESG 实践的热情和动力将再度上升。
具体实施路径:会议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指出了系统的实施路径,强调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会议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治理主体责任。会议提出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责任考核监督制度”等,指明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主体涉及各方各面,尤其是微观企业,通过“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和“环境信用监管”等具体举措促进微观主体践行这一责任。未来,ESG 将会变成政府监管、市场引导、企业实践生态环境治理的更为直接的抓手。
会议进一步突出金融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构建中的作用。会议提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强调实施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强调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包括生产体系、流通体系以及消费体系;同时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在全社会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以优化制度引领。这些制度保障将自然资源、生态产品等赋予经济价值。未来,ESG 实践将对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真正实现“义利并举”。
国际视角:会议指出,要“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为我国改革发展和世界和平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强调了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和责任,体现着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发挥大国引领和表率作用,不断凝聚国际共识。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紧迫时刻,中国积极参与打造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全球生态治理格局,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我们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对社会各个部门的主体不仅做出了理论指引,更为企业主体的ESG 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伴随着上半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和可持续披露准则的陆续公布,ESG 为企业的接受度逐步提升,愈发成熟的理论基础和一贯保持的政策指引使得企业ESG 披露的主观能动性将大大提高,未来国内企业的优秀ESG 实践也将为全球ESG 探索与创新提供参考,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风险分析
ESG 政策支持、ESG 普及不及预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实施进度存在差异。政策变动、法规调整、执行不力或优先级调整可能导致ESG 相关政策支持不及预期。各地区ESG 标准不一致等因素,均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预期分析偏差,进而影响投资回报。ESG 相关产品、碳价等历史表现并不能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宏观经济、行业发展趋势和国际关系等外部因素可能对ESG政策的支持和普及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相关投资的表现。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