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行业周报:二手房成交环比提升 三中全会强调防风险

杨凡/吴贵伦 2024-07-23 08:30:44
机构研报 2024-07-23 08:30:44 阅读

投资要点

    前提提示:冰山活跃指数为二手带看数据计算得到,数值超过30 代表市场活跃,低于30 代表冷淡。带看数据通常领先成交数据大概1 个月。房价数据采用冰山指数,由二手房卖出价格计算得到。冰山数据及Wind 数据周度为7 月15日-7 月21 日。

    二手房冰山房价指数环比延续下降趋势

    二手房价方面,重点50 城冰山房价指数滚动月环比为-1.14%,跌幅较上周收窄0.02pct,跌幅保持稳定相对收窄。本周5 个城市冰山房价指数环比上涨,上涨城市数据较上周相比减少2 个,其中石家庄涨幅明显,增幅在2.3%,其余城市例如台州、哈尔滨及乌鲁木齐增幅分别为0.6%、0.2%、0.2%。517 新政以来,重点50 城冰山房价指数周度数据环比持续为负,月度跌幅大致在0.2%-0.3%之间,7 月21 日冰山房价指数绝对值较5 月26 日下降2.1%。具体城市来看,重点50 城所有城市房价均下降,其中石家庄、上海、南京、太原及杭州跌幅在1%以内。跌幅较大的城市包括徐州、东莞、厦门、乌鲁木齐及金华,跌幅在3.6-5.4%之间。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跌幅分别为-2.2%、-0.5%、-2.7%、-2.5%。

    新房成交环比下降,二手房累计成交面积同比降幅持续收窄根据Wind 数据,本周重点30 城新房成交面积153 万平,环比-11.3%,较2023年周均成交下降42.1%,降幅较上周扩大7.4pct;2024W1-29 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为-36%,降幅较上周收窄0.3pct;本周重点13 城二手房成交面积为163 万平,环比+3%,较2023 年周均成交量上涨8%,2024W1-29 累计同比为-8.7%,降幅较上周收窄0.9pct。重点13 城二手房成交连续两周环比回升,二手房累计成交面积同比降幅保持收窄趋势。

    本周政策要闻

    1)中央: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提到,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2)央行:7 月22 日,央行发布公告,即日起,公开市场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1 年期LPR 为3.35%,5 年期以上LPR 为3.85%,均下调10 个基点。

    3)北京:启动商品房“以旧换新”,9000 套新房房源参与。

    4)南京:二套房贷利率降至3.05%,与首套房利率持平。

    本周观点

    从市场成交来看,重点13 城二手房成交量7 月前三周周均成交量较6 月周均成交量下降7.1%,与23 年7 月环比下降幅度4.6%相比稍有扩大。从房价端来看,本周重点50 城冰山房价指数月度环比降幅小幅收窄,虽然房价整体调整压 力仍在,但房价滚动月环比在连续三周跌至1%以下后,跌幅重回稳定趋势。从政策端来看,本周中央的相关政策文件在多方面勾勒了房地产长期发展的方向,强调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三中全会上再次强调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举措,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长期在高质量发展上仍有较大空间,但短期内的核心问题仍然在企稳,2024 年下半年为了企稳房地产量价增速,政策可能仍将持续发力。7 月22 日,央行发布最新一期LPR,1 年期LPR 为3.35%,5 年期以上LPR 为3.85%,均下调10 个基点,5 年期以上LPR 下降继今年2 月以来再次下降。根据中国房地产报数据,当前多数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3.1%-3.5%之间,我们认为,此次央行全面降息或带动房贷利率进一步下降,能够助力购房成本降低。

    投资建议:继续看好24 年内地产板块投资机会我们看好产品力强的央国企,优选估值安全边际高、流动性好的开发商,建议关注:建发国际集团、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其次,二手中介公司受益“以旧换新”和基本面修复业绩弹性强,关注贝壳和我爱我家。量价全面修复前,现金流稳定性强的物业企业和核心资产运营商,抗周期能力强,建议关注:中国国贸和华润万象生活。

    风险提示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房价及销售面积非线性下降。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