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全文点评:紧跟改革步伐

包承超/邓宇林/肖遥志 2024-07-23 08:30:51
机构研报 2024-07-23 08:30:51 阅读

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 年7 月15日至18 日在北京举行。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

    事件点评

    总体来说,三中全会决议较为积极。在民营经济、产业发展、创新机制、财税改革、金融改革等多方面明确了改革路径,有助于市场盈利长期向好。

    全会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度提升

    《决定》,在经济体制章节的第一条就表示“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第四条才涉及。具体措施包括 “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等。

    高质量发展体制章节中,重点描述产业发展方向《决定》中,描述了五点:(1)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兴产业方面,“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方面,“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2)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等。(3)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等。(4)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等。(5)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等。

    高度重视创新体制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第四部分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第四部分转换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其中,重点内容包括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的特征是开源节流

    开源方面,体现为“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等;节流方面,体现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等。

    强调金融体制改革

    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宏观调控章节单独提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具体表述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对资本市场描述大幅增加,具体涉及的内容与前期的“国九条”大体一致。此外,强化金融市场的对外作用,表达了“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和“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风险提示: 1)政策规划发生重大变化;2)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巨变。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