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点评:财税金融改革值得期待 对外开放升级

张河生 2024-07-23 12:30:50
机构研报 2024-07-23 12:30:50 阅读

事件

    2024 年7 月18 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对外发布。

    主要观点

    11 年前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24 年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由于2018 年2 月底召开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2013 年11 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2024 年7 月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后续分析中我们可能会将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二十届三中全会内容作对比。

    进一步改革的目标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

    首先在对过去的评价方面,用词较为积极,公报认为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和谋划全面深化改革”,而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也较为明确: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财税、金融改革值得期待。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强调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宏观政策方面,提到 “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以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并重点指出财税改革、金融改革这两块,我们认为可以期待后续相关的改革落地。

    相较于十八届三中全会,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是新提法。

    此次会议提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11 年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没有提及的内容。我们认为这反映了当前的改革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性发展,能够容忍改革阵痛期带来的短期经济波动,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有之义。

    提升开放能力,更为注重制度型开放。

    11 年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内外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等,此次会议则是依托国内的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

    而且关于对外开放的深度也有所加强,十八届三中全会仅仅是放宽准入、自贸区建设、沿边开放,二十届三中全会则是更注重“制度型开放”,就整个外贸体制、外商投资与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等进行改革,并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笔墨不多。

    本次会议公报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笔墨并不多,简单提到需要完成全年的目标,方法就是扩大内需、培育外贸新动能、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升新质生产力等,但进一步的细化并没有扩展。

    旧模式高速增长的潜在风险逐步发展为需要直面解决的问题。

    相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此次会议对风险的描述笔墨更多,明确提及地产、地方债与中小金融机构化险,而上次会议整体经济形势较好,对风险描述仅仅是“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认为我国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后,旧模式潜在的风险逐渐积累,当前阶段需要直面化解相关风险。

    风险提示

    地产行业走势不明确;

    汇率压力对国内央行的掣肘;

    美国大选不确定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