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货币政策点评:如何看待受管理的降息交易?

孙彬彬/隋修平 2024-07-23 13:30:39
机构研报 2024-07-23 13:30:39 阅读

  摘要

      参考历史,降息即是利好,幅度可以按照5-10BP 估计,包括长端。

      降息之后,主要关注分为两个方面:国内是货币以外是否有有效的增量政策;外围在于汇率和资金面的扰动。

      总体上,基本面和政策面的组合决定了债市趋势没变。

      最大的问题在于央行对于长期限利率有明确的风险提示。

      7 月22 日伴随降息信号,央行同步公告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 质押品 ,旨在“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缓解债市供求压力”,与此同时,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公众号分别在早上和傍晚刊发两篇文章,我们认为央行并不希望降息后债市过于乐观,因此进一步明确预期管理,反复强调降息并不意味着长债收益率下行空间打开。

      对照3 月以来的意思表达,目前2.2%的10 年国债和2.4%的30 年国债可能仍然是央行合意区间的下限。

      若如此,则此次降息对应市场的交易空间和交易策略就显得较为单薄和有限,对此,周一市场似乎也了然于胸。

      未来需要注意是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是央行风险提示对应的下限位置是否会改变?如何维护或者改变?第二货币政策以外是否存在其他增量政策,对于债市,需要注意的可能是增发特殊再融资债用于化债;第三,还是外围,考虑到降息交易和川普交易的叠加影响,需要注意汇率和美债的走势。

      策略上,建议哑铃型,结合资金面,一般账户久期加在利率上,负债稳定的可考虑信用久期。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超预期、基本面超预期、海外经济政策预期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