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专题报告(4):融入新发展格局 新质生产力谱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投资要点:
2024 年是党中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 周年。3 月20 日,习总书记时隔五年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当前中部正在更高起点上朝着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推进更进一步崛起的目标迈进。本报告作为政策研究团队区域经济专题报告的第四篇,深入剖析了中部地区的经济特点、开放情况、区域协同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旨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把握中部地区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
中部地区区位和科教优势明显,资源集聚,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23年中部地区以全国约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超过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承载了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数量。2015 年至2023 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由不到15 万亿元增长到约27 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速高达7.8%,快于京津冀(6.7%)和粤港澳大湾区(6.4%)。
中部是我国开放新高地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节点。2020-2022 年,中部吸收外资金额从2020 年的79.4 亿美元增长至2022 年的131.2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8.5%。中部地区正逐步建成水—陆—空—铁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人力资源、创新要素、政府服务方面实现机制软衔接。中部积极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进行衔接,河南、山西扩大京津冀经济辐射范围;安徽、江西与长三角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湖南、江西加快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承接。
中部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创新领航先锋。新能源汽车方面,安徽整车优势突出,湖北在动力电池、智能网联零部件领域实力较强,湖南三电领域研发制造实力领先。航空航天方面,湖南具有改革试点先发优势,是我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河南在通用航空装备、航空仿真制造领域优势明显。安徽向有人机和无人机融合发展的新低空经济过渡。智能机器人方面,安徽工业机器人整机制造方面表现亮眼,湖北正进行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攻关。
中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鲜明。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迈进,LED 芯片制造全球领先。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在手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以及计算终端制造等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湖北在光通信、激光器等光电子信息多个细分领域全球领先。
中部先进材料发展各具特色。湖南储能产业链健全,寻求化工产业转型突破。
江西稀土资源丰富,相关产业集群向世界级水平提升。河南凭借资源优势,超硬材料独占鳌头。
中部新质生产力优选指数表现优于市场平均。我们构建了中部高端装备制造新质生产力指数、中部信息技术新质生产力指数、中部先进材料新质生产力指数和整体的中部新质生产力指数。2024 年2 月5 日至7 月11 日,中部新质生产力指数涨幅为20.2%,高于沪深300 和申万宏源新质生产力指数8.4%和18.1%的涨幅。
风险提示:政策和资本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