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流动性系列报告八:美联储利率走廊构建实践复盘

王冠军 2024-07-23 15:30:37
机构研报 2024-07-23 15:30:37 阅读

  投资要点:

      文章前述。在2024 年6 月19 日进行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出“用利率走廊工具作为辅助,把货币市场利率‘框’在一定的区间”;2024 年7 月8 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为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点20BP 和加点50BP,此举被视作是可能的收窄利率走廊宽度的举措。在加快利率走廊构建的背景下,学习海外央行利率走廊实践可以加深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的理解。本文将阐述美联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对短端利率的调控体系内容和形成过程,以QE 政策实行为界,着重介绍美联储利率走廊运行机制。

      QE 政策实行前,美联储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短端利率。在短缺准备金框架下,美联储的交易行为可通过“量”影响“价”,在公开市场中的证券交易可以使美联储保持对短端货币市场目标利率的控制,进而传导至长端和其他金融市场。

      QE 政策实行后,美联储主要通过构建利率走廊框定短端利率波动区间。

      在充足准备金框架下,美联储的交易行为只能影响“量”,不再对“价”产生影响。美联储通过构建利率走廊保持对短端利率的控制,走廊上限是准备金余额利率(IORB),下限是隔夜逆回购报价利率(ON RRP),目标利率是联邦基金利率。

      美联储构建的利率走廊上下限均为回收流动性操作。传统的利率走廊上下限分别对应货币当局投放和回收流动性操作,走廊宽度较宽。美联储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采取与不同交易对手回收流动性操作的策略,保证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利率走廊的有效性。同时,美联储的走廊机制覆盖银行间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有效平滑两个市场的波动性。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海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工具发生创新;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和框架发生变化;货币政策与流动性对债券市场影响路径发生变化。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