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降息点评:符合我们的预期
7 月22 日央行祭出降息组合拳,先于美联储之前降息。
这套组合拳表现在多方面,一是LPR 的1 年期与5 年期品种均下调10 个基点,1 年期LPR 利率下调至3.35%,前值为3.45%,5 年期降至3.85%,前值为3.95%。二是公开市场7 天期逆回购利率将从原有的1.80%下调至1.70%,这是自2023 年8 月以来的首次变动,且从价格招标变为数量招标,明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此外央行还宣布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 质押品,允许参与机构免质押出售中长期债券,此举或将有效增加中长期债券供应,缓解“资产荒”困境,但对债市影响还需观察。
对于此次全面降息,我们认为有国内国外两大因素。国内方面,鉴于第二季度GDP 数据不及预期,金融数据仍较低迷,经济曲折性复苏态势短期仍存,市场期待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加码,刺激经济以完成全年5%的GDP 目标。而这次5 年期LPR 利率的下调,直指房地产市场,旨在通过降低实际利率,激活市场需求,推动房地产行业回暖。当前从地产数据来看,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依然徘徊在低位,地产融资发行量略增但净融资额仍然持续收缩,517 房地产新政对地产融资数据的影响尚未显现。基于这一现状,降低长端利率是有必要的,且我们认为后续的房地产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加码。
海外方面,中美两国的经济周期出现错位,美国通胀顽固,而中国则在经济复苏。周期的错位使得中美利差较大,10 年期国债利差长期突破200BP,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而自2023 年8 月以来,短期OMO 利率一直保持不变,主要考量就是稳汇率。当前,随着特朗普遇刺、总统拜登宣布退选,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后半程的冲刺阶段,大选局势也逐渐趋于明朗,此外,美国6 月份的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以及CPI 同比已有所缓和,反映出经济过热的步伐可能放缓,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多位官员近期的表态也转向了更为鸽派的立场。我们先前的报告《下半年债券投资展望》就多次强调,6 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或许是“明鹰实鸽”,介于此,美联储年内1 到2 次的降息操作概率已较大。我国央行可能也注意到了这一现状,提前开启降息。
总结来看,此次降息行动与我们之前的预测较为吻合,然而10 个基点的降幅对于经济复苏和降低实际利率来说仍不够,预计在三四季度还有降息空间,具体幅度可能要看美联储的实际降息力度(毕竟今天降息消息一出,汇率又开始贬值)。而对于后续的债市,我们仍维持《2024 年下半年债券投资展望》报告中的判断:下半年债市多的因素仍大于空的因素,十年期国债利率低点或触及2.15%-2.20%之间(这个低点并不一定是年底,也有可能先低后高)。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财政政策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