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专题研究:降息后的货币政策框架再思考
核心观点
央行降息开启政策宽松第一枪,后续各部委稳增长政策或继续跟进,但政策扰动或弱于以往,对应着策略上以右侧应对为主,“1Y 存单+10 年国债/国开”或是最优策略。
降息的理解
降息的时点相对特殊,背后核心触发剂或是7 月三中全会政策指引。结合这一次政策公布的时间点、降息幅度以及各部门对于三中全会学习的内容来看,我们更倾向于本次降息是7 月三中全会的政策指引结果。
降息的内容反映了央行逐步理顺利率调控机制,是货币政策框架完善的一环。(1)OMO 招标方式改变,奠定7 天逆回购利率的政策利率基准利率地位,可更好满足流动性诉求;(2)LPR/SLF 降息同步调整,或是代表新的利率调控机制正在逐步建立。类比美联储,我们对应猜想:①或建立起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实体利率联动机制,这里的政策利率或由7 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承担,货币市场利率或由DR007 承担,实体利率核心聚焦于LPR 和债券收益率;②利率调控围绕着利率走廊展开,双走廊并行,价格方面是临时逆回购所建立的走廊,数量方面是SLF 和超额准备金利率建立走廊;③类比于美联储议息会议,后续OMO 调降时间点可关注月度LPR 报价以及央行重要会议等。
阶段性减免MLF 质押品
长债预期管理目的。本次降息后,央行公告“为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缓解债市供求压力,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 质押品”。结合金融时报彼时发文,短期或是起到长债预期引导的作用,同时结合当前债市环境和前期信用借债的公告,也有助于缓解债券供给荒以及增加央行借债空间,实现其保持“收益率曲线正常向上”的目的。
逐步淡化MLF 色彩。其次MLF 质押品阶段性减免,也符合当前货币政策逐步淡化MLF 政策利率色彩的导向,未来MLF 到期后流动性补充或通过降准、央行现券买卖(现券买断或买断式回购)以及当前“数量招标”的短期流动性充足提供进行对冲。
债市观点判断
央行降息或开启政策宽松“第一枪”,后续各部委稳增长政策或继续跟进。二季度GDP 同比增长4.7%,对应着下半年完成5%的经济增速目标需要政策的协同发力,同时三中全会“改革和现代化”的逻辑也需要建立在经济稳增长的背景下。就当前政策而言,基于传统“货币政策先行,财政政策后进,然后是各大产业政策配套“的政策跟进思路,7 月22 日央行超预期的降息或是打开了本轮政策宽松的“第一枪”,预计后续各部委在三中全会的政策指引下也会陆续跟进改革政策。
就债市影响而言,当前的债市底层逻辑对应着稳增长政策的扰动级别或弱于以往,对应着策略上以右侧应对为主,“1Y 存单+10 年国债/国开”或是最优策略。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政策或超预期;机构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