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点评研究:2.0版DRG/DIP方案-优化支付标准、规范医保支付

夏禹/郑薇 2024-07-24 14:30:22
机构研报 2024-07-24 14:30:22 阅读

  行业事件:

      7 月23 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 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有望优化支付标准,规范医保支付,促进医药行业健康稳健发展。

      2.0 版文件调整了分组情况使之更符合临床实际2.0 版按病组付费包含ADRG(核心疾病诊断相关分组),ADRG 组从376 组升级至409 组(182 个外科手术组+37 个非手术室操作组+190 个内科诊疗组),对应634 个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同时文件制定了包括不入组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列表、合并症或并发症列表等。DIP 按照“主要诊断+主要操作”规则形成病种,2.0 版病种总数减少,核心病种从11553 降低到9520组,并进行结构优化,相关手术操作形成的新增病种达到1100 个。

      多个配套的支持政策合理化提升支付和结算合理性政策允许特例单议机制,对于复杂病例、以及新药等场景,允许医疗机构自主申报特例单议,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为DRG 出院总病例的5%或者DIP出院总病例的5‰以内。支付结算方面,要求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鼓励基金预付缓解医疗机构压力(各地医医保部门可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1 个月左右的预付金),全面清理医保应付未付费用,同时探索异地就医费用纳入DRG/DIP 管理。

      多地开展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初见成效

      DRG 从推行来看,2018 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就在推进包括分组方案、技术规范、编码规则、医保经办流程的工作,并在2021 年发布《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的三年行动计划》,已积累了DRG/DIP 的经验。截至2023 年底,全国超九成的统筹地区已经开展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我们认为DRG 推进的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是分组,需要有合适的分组方便医生进行实际病例的分类,若分组太少无法涵盖临床需求,2.0 方案是前序方案的优化。

      投资建议

      美国在1983 年引入DRG 付费方式后,Medicare 的人均支出增速从15.5%降低至6.6%,平均住院天数由1983 年的10.2 天降低至1987 年的8.9 天。

      参考现行诊疗发展趋势,外科手术微创化,内科治疗外科化,介入治疗常态化,创伤小、恢复快的术式更优,日间手术这类住院时间短的手术场景有利于节省费用,符合微创、日间手术特点的耗材和药品前景好,推荐人福医药(麻药的非手术科室推广策略);此外涉及到数据处理的医疗信息化相关企业受益。

      风险提示:DRG政策推行进度不及预期;诊疗需求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