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频数据周报:证券投资转为逆差
6月外汇储备环比减少主要由于交易形成的储备资产负贡献,估值因素则是正贡献,央行连续两今月筛停增持黄金。截至6月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规模 3.22方亿美元,连续7个月稳定在3.2方亿美元上方。环比减少96.8亿美元,主要由于交易形成的储备资产约-206亿美元,带来负贡献。我们粗略估算,估值因索使当月外汇储备增加约110亿美元。6月美元指数上行,非美货币贬值,汇率折算带来外汇储备减少约175亿美元。同时,美债收益率下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资产价格变化带来外汇储备增加285亿美元。
外汇市场供求压力阶段性上升,结售汇逆差扩大。6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397亿美元,环比扩大253亿美元,逆差创2017年以来新高。市场结汇意愿走弱,购汇意愿走强,收汇结汇率环比下行2.1pct至51.1%,付汇购汇率环比上行2.9pct至67.3%。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护天,货物顺差小幅收窄,直接投资逆差收窄,证券投资转为逆差。6月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235亿美元,逆差环比扩大232亿美元,其中货物顺差减少53亿美元,直接投资逆差收窄122亿美元,证券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净流出121亿美元。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379亿元,但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仅69亿美元,也反映结汇意愿较弱。
证券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境外投资者减持国债。债券方面,从债券通项下数据来看,境外投资者6月依然净增持国内债券,总计净增持876亿元,但速度有所放缓,5月净增持1724亿元。从债券种类来看,主要增持同业存单 817亿元,政策性银行债227亿元,同时减持国债281亿元。股票方面,股票通项下净流出环比5月扩大694亿元,其中南向流出环比增加162亿元,而北向流入则由5月的净流入88亿元转为净流出444亿元。
汇率展望:6-8月中资港股集中分红带来购汇需求偏强,带来季节性扰动。 202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约64%,美元指数的波动只能部分解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而人民币汇率与日元的相关性约90%,市场可能在用交易日元的逻辑来交易人民币,套息交易成为人民币走弱的重要因素。市场主体明显倾向于采取掉期而非结汇来获取人民币资金,外汇掉期中近端换出外汇数量显著上升。这些行为会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造成汇率贬值的压力。但短期人民币仍有多重积极因素支撑,包括美联储大概率9月开启降息。我国出口增速韧性较强、年底季节性结汇需求上升、对风险的防范化解带来人民币资产风险偏好的上行、如有需要稳汇率政策可能加力等。
本周市场观察(2024年7月22日-7月26日)
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净回笼1982.5亿元。MLF净投放2000亿元,利率下调20BP至2.3%。
风险提示
1.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
2.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3.政府债券发行超预期的风险
4.美联储紧缩周期超预期加长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