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观点:后续市场是否会重演2023年下半年情形?

樊继拓/李畅 2024-07-29 08:30:40
机构研报 2024-07-29 08:30:40 阅读

  核心结论:年初2-5 月股市较强,几乎所有板块都有过阶段性不错的反弹,但Q2 开始,市场开始逐渐走弱,即使最强的板块,近期也有调整。2023 年上半年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年初很强,但Q2 开始消费、AI、中特估等板块先后回落。后续市场是否会重演2023 年下半年持续下台阶的情形?我们可以从盈利和微观流动性两个角度做对比。(1)从经济和盈利的对比来看,今年Q2 比去年Q2 经济下滑的速度更慢,PPI 和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均由2023 年的较大负值回到0 附近,所以2024 年盈利即使往上的逻辑还有不确定性,但我们预计往下出现较大下滑的压力比去年小很多。(2)从微观投资者所面临的集中止损压力来看,2023 年8 月后外资、雪球和量化产品先后出现了大量集中止损的风险。这些产品均出现了产品设计初期没有预料到的回撤压力。但我们预计今年这种压力不会很大,市场如果持续调整,可能还会有赎回的影响,但我们预计这种影响不会很集中。比如公募主动权益产品最近1 年持续面临赎回压力,但从赎回的速度来看,并没有加速。考虑到ETF 的持续增长,整体权益型公募产品的份额还在增加。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市场出现2023 年下半年市场持续下台阶的可能性较低。

      (1)是否会重演2023 年下半年的情形?年初2-5 月股市较强,几乎所有板块都有过阶段性不错的反弹,但Q2 开始,市场开始逐渐走弱,即使最强的板块,近期也有调整。类似的情况2023 年也出现过,后续市场是否会重演2023 年下半年持续下台阶的情形?我们可以从盈利和微观流动性两个角度做对比。

      (2)相比2023 年下半年,经济和盈利下降速度更慢。我们可以比较今年和去年Q2 经济指标低预期的速度,从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来看,从4 月下旬开始,国内经济开始持续低于预期,但走弱的力度并不是很大。这和2023 年Q2 的经济走弱力度相比温和很多。从经济和盈利的角度,我们可以重点看PPI 和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今年相比2023 年大概率盈利下降速度会温和很多,甚至有企稳的可能。

      (3)相比2023 年下半年,交易层面集中止损的风险不大。 2023 年8 月后市场持续下跌的过程中,交易层面出现了大量集中止损的风险。今年Q2 以来,市场调整过程中,我们认为很难再出现较多产品面临集中风控压力的情况,因为权益相关的产品先后都已经出现过类似情况了,市场如果持续调整,可能还会有赎回的影响,但我们预计这种影响不会很集中。比如公募主动权益产品最近1 年持续面临赎回压力,但从赎回的速度来看,并没有加速。考虑到ETF 的持续增长,整体权益型公募产品的份额还在增加。

      风险因素: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