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月度报告:耐心等待春风起 围绕“确定性”布局

郑小霞/刘超/张运智 2024-07-29 09:30:29
机构研报 2024-07-29 09:30:29 阅读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尚未得到明显缓解,全年任务目标压力增加,关注政策新一轮发力可能,特别是7 月政治局会议定调及8 月政策发力方向和落地效果。配置上,围绕政策催化“确定性”和景气“确定性”进行,其中政策“确定性”关注新质生产力下设备更新、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以及汽车、房地产,景气“确定性”关注有色(工业金属&贵金属)、公用事业(电力)、煤炭、农牧(生猪)。

      市场观点:关注政策定调及落地效果

      展望8 月,关注政策定调及落地效果。一方面,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尚未得到明显缓解,货币政策维持宽松但向实体传导带动有限,汇率掣肘未减,基本面和流动性难以对A 股形成明显支撑。另一方面,二季度GDP 同比增速走弱、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压力增加,政策端有望进一步发力托底,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特别是在房地产、基建实物工作量等领域。因此,重点关注政策定调、发力方向、落地效果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

      生产企稳,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尚未得到明显缓解。7 月高频数据较6 月边际变化不大,但地产销售再度走弱,商品和服务消费等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尚未得到明显缓解。预计7 月社零同比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8%,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9.1%、基建投资增速5.3%、地产投资增速-10.2%,出口同比6%;6 月CPI 同比0%、PPI 同比-1.8%。

      关注后续政策发力方向以及落地效果。国内经济动能环比未见明显改善,政策端有望进一步发力托底,如发改委和财政部统筹安排3000 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关注后续政策发力方向,特别是7 月末政治局会议定调,包括地产调控政策优化以及加快形成基建实物工作量等。9 月美联储降息确定性较强,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大选走势及可能的影响。

      稳增长压力下,货币政策宽松基调不改。二季度GDP 增速4.7%低于全年目标5%,全年稳增长压力有所增强,货币政策有望维持宽松基调。7 月降息落地后,预计8 月份再度降息概率较低,而降准仍有一定可能。利率易下难上,期限利差有望进一步扩大。临近美联储降息,人民币汇率压力有所缓解。

      行业配置:围绕政策催化“确定性”和中期景气“确定性”进行8 月配置思路上,影响市场整体配置方向的核心因素在于政治局会议政策定调。若政策出现超预期宽松的积极定调,则将出现市场上涨、各行业普涨局面,此时优选具备弹性和景气改善的板块;若政策定调偏稳符合预期,则行业层面分化和轮动的格局延续,这种情况下需优选“确定性”方向。

      我们预计政策定调出现第二种情形的概率偏大,因此配置上围绕“确定性”进行:其中包括政策“确定性”有望提供催化,如三中全会给予“新质生产力”更重要地位,因此与之相关的政策有望密集出台。再如地产形势依然严峻,新一轮宽松政策可期。再如3000 亿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等。此外还包括景气“确定性”,关注下半年景气仍有改善条件的方向以及中报业绩亮眼的方向等。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反复活跃、频繁演绎的“新质生产力”主题,关注设备更新、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方向。“新质生产力”在三中全会中大放异彩,科技体制改革堪称众多改革中最重磅一项,而其直接目的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性系统性提升不言而喻,毫无疑问将成为下半年催化剂最具确定性同时也最频繁演绎的主题性机会。分项上也不乏潜在催化剂,如3000 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三季度作为消费电子的发布旺季等。

      第二条主线,短期维度把握当下阶段性机会,重点关注汽车、房地产。其中汽车整体景气格局,内销频繁周期性变动、出口外销强劲,造就了汽车指数5200-6000 运行区间,上顶下底牢固,当下已趋近区间下沿,叠加3000亿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催化,指数有望启动新一轮回升走势。房地产在羸弱运行现实、严峻形势以及三中全会防范化解地产风险的要求下,市场预期出现一轮新的政策宽松政策,有望带来阶段性估值修复机会,关注政治局会议定调。

      第三条主线,中期维度继续坚定下半年景气方向,包括有色(工业金属&贵金属)、公用事业(电力)、煤炭、农牧(生猪)。受近月美联储降息预期扰动及近周交易全球经济衰退担忧,这条主线调整较多,我们认为在预期情绪扰动下已经超调,考虑到这些方向下半年仍有景气提升条件,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是较好时机。工业金属如铜供给紧张、季节性需求来临,有涨价条件,美联储降息也利于铜价上涨。贵金属有望中长期受益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周期实际利率下行。电力用电需求旺,价格持续改善,盈利有望维持高增速。煤炭需求旺季、供给潜在扰动,煤价有望上涨。生猪供给回落贯通全链条,新一轮猪周期渐行渐近。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速度和力度不及预期;经济基本面修复速度和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形势恶化超预期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