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民企债:期待积极变化由点及面

张继强/朱沁宜 2024-07-29 10:30:36
机构研报 2024-07-29 10:30:36 阅读

  核心观点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缓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促进民营经济做优做大做强的重要前提。在债市层面,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是应有之义。我国民企债市场发展一波三折,但2024 年以来有积极变化。政策端,民企高成长产业债、民企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推出;发行端,民企债净融资回暖,融资成本下行;估值端,民企债信用利差下行、较国企债溢价收窄。

      由于股东背景+自身实力+市场认知度的差异,民企与国企、不同等级民企债间信用分化仍存,建议重点关注高景气、景气修复行业的龙头民企债机会,短久期挖掘为主,拉久期优于下沉,并关注民企科创债等品种扩容机会。

      民企债融资:历史风波与现实约束

      2005 年以来,我国信用债市场中的民企债经历了起步-繁荣-出清-收缩的过程。投资者在经历2018 年民企违约潮、2021-2022 年地产违约潮等信用风波后,对民企债投资“心有余悸”。截至2024 年7 月25 日,民企信用债存量余额9771.17 亿元,占信用债市场的3.41%,民企债存量规模较2017 年末下降了50%。相比国企,民企在股东背景、融资便利性、外部支持、内部治理等因素上的差异,影响了民企债的供给与估值水平。

      近期民企债融资的积极变化

      政策端,三中全会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上交所推出高成长产业债,截至7 月25 日,民企高成长产业债发行额37.90 亿元,上市以后债券收益率与信用利差波动下行。交易商协会推出首批民营企业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CB),担保资产和质押率要求更加灵活;发行端,截至7 月25 日,年内民企债发行额1509.70 亿元,同比增长19.3%,净融资额同比回升877.95亿元。民企债平均发行利率、平均发行利差均下行较多;估值端,实体融资需求偏弱+高息资产稀缺+机构欠配压力仍大,2024 年以来民企债信用利差下行较多,中低资质民企债利差降幅更大,不同行业间民企债利差分化。

      民企债投资:龙头为主,重视个券甄别,关注创新品种与国企债相比,民企债的溢价主要来自:第一,股东背景溢价,短期内差异较难消除,但随着外部兜底减少,债券偿付将更依赖于企业基本面和核心资产价值;第二,自身实力溢价,这一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愈发凸显,需加强个券甄别;第三,市场认知度溢价,可通过信息披露和市场沟通来改善。

      此外,民企也可通过引入担保人、资产抵质押、创设信用保护工具等方式降低风险溢价。民企债仍有挖掘空间,建议以高景气、景气修复行业的龙头民企短久期挖掘为主(如有色),合适个券适度拉久期,谨慎下沉。关注民企科创债、民企担保债等创新品种扩容机会。

      风险提示:利率调整超预期,违约风险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