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流动性和同业存单周报: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本报告导读:
稳增长在货币政策决策中的重要性提高,央行加大了包括公开市场操作降息在内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央行合意的利率下限或逐步下移。
投资要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稳增长在货币政策决策中的重要性提高。多目标制约束下,中国央行需要平衡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防空转、稳汇率等,货币政策重心在不同时期均有阶段性地倾斜于具体目标。2024 年一、二季度GDP 同比增长5.3%、4.7%,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全年目标依然需要艰苦奋斗,货币、财政、产业政策等均有发力空间。7 月18 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通过以后,价格工具方面,央行先后下调7 天期OMO 利率、1 年期和5 年期LPR、1 年期MLF 操作利率、各期限常备借贷便利利率等;数量工具方面,央行罕见在月末续作2000 亿元MLF,同时跨月OMO持续投放。
年内央行货币政策宽松力度或进一步加大,“宽货币进行时、宽信用未来时”的宏观环境依然有利于债市。7 月25 日,在美元指数波动较小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外部均衡压力下降客观上增强了中国央行货币宽松的空间。同时,FED WATCH 显示美联储在2024 年年内大概率降息两次(2024 年9 月预测降息概率超90%),结合美国总统大选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2025 年1 月20 日新总统就职日前,美联储或有年内第二次降息,对应年底中国央行二次降息或还有较平稳的汇率环境。
2024 年7 月25 日,10 年期国债中债估值收益率下行至2.19%,突破4 月中旬、7 月上旬的利率底部2.2%,或意味着在稳增长重要性提高的背景下,央行合意的利率下限或逐步下移,由此打开10 年和超长利率债的下行空间。4 月23 日晚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金融时报》采访、7 月1 日下午央行公告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均发生在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正在下破2.2%整数点位的关键时期,央行提示长债风险后,长债收益率迅速回调。7 月25 日,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突破2.2%并创下2024 年以来的利率低点,意味着央行合意的利率下限或逐步下移,打开债市做多空间。
央行罕见在月底开展MLF 操作提供“长钱”,本质是为稳增长创造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同时也说明在存款降息和同业存单存量已接近年初报备额度的情形下,大行表内负债压力加大。但以银行理财和公募短债基金为主的广义基金规模持续扩张,短券和存单的配置力量或始终较强。
风险提示:资金超预期收紧;城农商行的金融市场业务迎来严监管;宽信用进度快于预期;美联储维持高政策利率的时间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