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牵引量子保密通信产业化加速推进:东风已至 花开有时-

  量子通信无条件性安全,政策加码培育量子信息产业量子通信有两种最典型的应用,分别是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其中,量子密钥分发是量子通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也是最先走向实用化和产业化的量子信息技术。量子通信与经典通信面向不同应用场景,不存在替代关系,可以形成差异化协同发展。量子通信具有由量子力学原理保证的无条件安全性,能够大幅加强经典通信的安全性。目前,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量子信息技术,视量子信息技术为战略赛道,全力发展,力争抢占新兴技术制高点。我国同样高度重视量子保密通信产业的发展,在2023 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量子技术写入未来发展规划,强调积极培育未来产业,要开辟量子技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量子通信精准满足军事通信体系底层核心安全性需求军事通信网络是现代军队作战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保障战场中及时、稳定地进行信息传输等作用,区别于民用通信,安全性是军事通信系统最核心的需求。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军事通信往往很容易被敌截获,保证通信传输被截获时信息情报的安全,需要依赖通信加密算法的保护或通信系统自身的特性。而随着经典计算能力的爆炸式发展和量子计算的快速成熟,现行主流军事加密通信手段将逐渐难以保证通信安全。此外,“现在窃听,未来解密”的未来攻击同样可能威胁今天的密码,威胁现有密码体系保护下的加密信息。而量子保密通信具备无条件安全性,能够与现有军事无线电、激光通信实现融合协同,去啊年提升现有军事通信体系的安全性,在卫星中继的支持下,还可实现广域保密通信,完美匹配军事通信体系发展要求。

      技术突破成本降低扫清量子通信从实验走向产业障碍目前,我国已建立多条实验性光纤量子通信实验线路,初步构建起天地一体,城域网和城际相结合的基于可信中继方案的“卫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然而,成码率和介质内光量子传输距离两大障碍一直以来都是困扰量子保密通信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因素。其中,量子密钥成码率低的技术难关在2023 年获得了重大突破,为量子保密通信应用于各类高并发通信传输场景奠定了技术基础;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上限记录也在近年来不断被刷新,技术层面的进步将推动跨城际甚至跨洲际远距离量子通信骨干网建设。此外,量子通信的成本也随着光量子芯片技术的日臻成熟不断降低,将为未来低成本、小型化的量子通信网络建设铺平道路。

      国家队入场为量子通信硬件设备产业链发展提供机遇我们认为,量子通信将首先在军事通信、政务通联等成本敏感性较低的高可靠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广,之后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商业和个人领域应用也将逐步拓展,新场景应用实例将不断涌现。预计量子秘钥分发产业规模到2030 年将达约76.8 亿美元,年均增速约36%,其中中上游量子秘钥生成、分发、中继等核心设备及相关基础元器件供应商有望优先受益行业景气上行。2024 年3 月,中电信全资子公司中电信量子以19.03 亿元入主控股量子信息技术产业链核心企业,国有资本全面参与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推广;同年4 月,我国调整组建信息支援部队,全面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量子通信产业或将在防务需求牵引下开启全面景气。

      风险提示

      1、量子通信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2、量子通信产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