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与机构行为跟踪:降息之后 基金继续追涨
利率回顾:本周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均下行,1Y、2Y、3Y、5Y、7Y、10Y 和30Y 期限国债分别变动-5.0bp/-7.9bp/-5.4bp/-5.6bp/-6.9bp/-6.7bp/-6.2bp。周一OMO 降息10bp后,中短端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周四MLF 降息20bp 后,长端、超长端收益率也快速下行。
本周流动性与机构行为主要关注:1)隔夜资金价格大幅下降,7 天资金价格上升;2)存单发行规模上升,融资规模下降,当周加权平均久期升至0.65 年,1Y 存单收益率降至1.90%。3)临近月末,大行、银行净融出余额回升,非银资金缺口收窄。大行隔夜融出资金价格回落至1.73%,银行间杠杆率上升。4)基金“追涨”,农商行“止盈”,理财、保险小幅增持。基金、农商行、保险、理财净买入加权平均久期均有所回落。
隔夜资金价格回落,临近跨月7 天资金价格上升。本周五R001 下降至1.76%(下降15.2bp),R007 升至1.98%(上升7.5bp)。DR001 下降至1.70%(下降16.5bp),DR007 升至1.92%(上升5.2bp)。
存单发行规模上升,融资规模下降。存单发行量升至8018 亿元(前值7409.9 亿元),净融资降至-30.2 亿元(前值1674.5 亿元),下周存单到期量2175.1 亿元。
一级发行:本周存单加权平均发行期限升至0.65 年。1Y 期限发行占比由54.4%降至54.0%,分银行类型,国有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发行量上升,农商行发行量回落;国有行发行成功率相较上周持平,其他各银行发行成功率均有所上升。
二级市场:1Y 存单收益率降至1.90%。1M 期收益率收于1.77%(相比上周下降4.9bp);3M 收于1.82%(相比上周下降3.8bp);6M 收于1.88%(相比上周下降5.1bp);9M 收于1.90%(相比上周下降6.6bp);1Y 收于1.90%(相比上周下降6.5bp)。
质押式回购单日成交均值上升,隔夜回购成交量占比下降。本周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均值上升至6.4 万亿元(前值为6.1 万亿元),隔夜回购成交占比降至84.0%(上周隔夜成交占比88.0%)。
大行+股份行融出能力上升,银行总体融出能力上升。大行+股份融出/融入比率相比上升,银行整体融出/融入比率上升。从净融出余额来看,大行+股份行净融出余额有所上升,由上周五3.0 万亿升至本周五3.6 万亿,银行整体净融出余额有所上升,由上周五3.0 万亿升至本周五3.7 万亿。价格方面,大行隔夜逆回购利率总体下降,本周降至OMO 利率之下,大行隔夜融出利率降至1.73%。资金需求端,非银机构资金缺口收窄。
总体杠杆率持平。
本周银行间市场整体杠杆率上升(处于2.4%分位数,低于2021 年以来平均值108.3%),分机构来看,银行、券商、保险、广义基金杠杆率均有所上升。
未来一周(2024 年7 月29 日-2024 年8 月4 日)逆回购到期量9847.5 亿元。政府债预计净融资2036.82 亿元,同业存单到期2175.1 亿元。按照缴款日期,国债净融资50亿元,地方政府债净融资1986.82 亿元,政府债合计净融资2036.82 亿元。
现券二级成交行为跟踪(7/22-7/26):降息后,基金“追涨”,仍是最大买盘;理财、保险继续增持,规模环比变动不大;农商行止盈,大幅净卖出利率债。具体来看,基金净买入规模大幅增加,合计净买入规模超2600 亿元(上周1274 亿元),其中净买入利率债1646 亿元、信用债848 亿元、同业存单125 亿元;保险维持净买入,但规模环比缩量,净买入298 亿元利率债、198 亿元同业存单,净卖出91 亿元同业存单;理财合计净买入近900 亿元,其中净买入利率债、信用债和存单分别为161 亿元、224 亿元和507 亿元;农商行“止盈”,当周净卖出超900 亿元,其中净卖出利率债1812 亿元,净买入同业存单839 亿元,信用债净卖出规模忽略不计。
基金、农商行、保险、理财净买入加权平均久期均有所回落。基金久期由9.0 年降至8.7 年(处于95%分位数)。农商行本周净卖出。保险久期由12.0 年降至11.5 年(处于43%分位数)。理财久期由2.6 年降至2.3 年(处于86%分位数)。
风险提示: 数据更新不及时及提取失误、数据口径调整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